【摘 要】
: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集成电路和电子器件的需求趋向于更小、更冷、更快的趋势,因此传统硅基器件的发展陷入瓶颈阶段,分子电子学逐渐兴起引起研究者们浓厚的兴趣。近年来,分子组装结构技术、分子材料制备技术、分子设计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出现使得在分子尺度上操控原子成为可能。科学家们通过将单分子与金属电极相连制备出了具有多样特性的功能性分子器件,这些特性包括:分子整流效应、负微分电阻效应(Negati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集成电路和电子器件的需求趋向于更小、更冷、更快的趋势,因此传统硅基器件的发展陷入瓶颈阶段,分子电子学逐渐兴起引起研究者们浓厚的兴趣。近年来,分子组装结构技术、分子材料制备技术、分子设计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出现使得在分子尺度上操控原子成为可能。科学家们通过将单分子与金属电极相连制备出了具有多样特性的功能性分子器件,这些特性包括:分子整流效应、负微分电阻效应(Negative Differential Resistance,NDR)和分子开关等等。然而,由于中心分子与金属电极之间存在弱电耦合问题导致其整流率微乎其微,石墨烯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因此,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与非平衡格林函数(non-equilibrium Green’s function,NEGF)相结合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两种典型的中心分子在以石墨烯纳米带(Graphene Nanoribbons,GNRs)和类石墨烯C2N-h2D纳米带作为电极材料时的电荷输运性质,并发现了一系列有趣的结果。具体研究内容有以下三点:(1)构建基于扶手椅型石墨烯纳米带(armchair-edge ribbons,aGNRs)电极的二吡啶-苯环(dipyrimidinyl-diphenyl)分子器件。系统地研究了电极不对称掺杂对分子器件电输运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掺杂氮原子可使该二嵌段共聚物分子器件具有整流及NDR特性,且掺杂位置对该分子器件的电输运性质有很大影响。其中,右电极边缘掺杂,可引起整流现象;而右电极中心掺杂则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分子的导电性,还可产生明显的NDR效应和更加显著的整流效应,当电压为1.5 V时,其整流比最大为42.9,大于边缘掺杂时的最大整流比,也大于该分子与金电极相连时的整流比。(2)以二吡啶-苯环为中心分子,研究了锯齿型石墨烯纳米带(zigzag-edge ribbons,zGNRs)电极与新型二维晶体材料类石墨烯C2N-h2D纳米带电极之间不同的电输运性质。研究结果表明,与石墨烯电极相比,C2N-h2D电极可引起整流和NDR效应。此外,当电极为C2N-h2D纳米带时,其边缘几何形状对分子器件的电输运性质有很大影响。当电极为锯齿形C2N-h2D纳米带时,分子器件的NDR效应更加显著;而当电极为扶手椅形C2N-h2D纳米带时则可表现出更好的整流行为,当电压为0.4 V时,其整流比最大为15.6,几乎是锯齿形C2N-h2D纳米带电极的4倍。(3)研究了GNRs电极的边缘形状对光致开关分子丁二烯亚胺(butadienimine)开关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电极为zGNRs电极时,分子器件的导电性及开关比均大于aGNRs电极。其开关比最大可达到8.7,大于丁二烯亚胺分子与金电极连接时分子的开关比。当电极为aGNRs电极时,其开关比受带隙调控,带隙越小,其开关比越大。这些研究结果将为实验中制备功能性分子器件提供理论指导。图31幅,参考文献110篇。
其他文献
不锈钢管材的点蚀会造成穿孔与应力集中,管材在内外压的作用下,将会发生断裂,影响油气管道的使用寿命。如何减缓点蚀,对于油气管道输送的安全极为重要。本文对浸没于中性溶液的不锈钢表面点蚀进行了数值研究。从浸没于中性溶液的不锈钢表面点蚀实际反应机理出发,结合液体流动传输特性和相间转化原理,建立了不锈钢格子Boltzmann腐蚀模型。应用该腐蚀模型,模拟点蚀全过程,得到点蚀不同阶段的蚀坑形貌随时间的特征变化
电催化还原CO2转化为各种有价值的化学品和燃料,已成为了全世界的研究热点。在电催化还原CO2的研究中,尽管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仍然面临着过电位高、选择性低以及较难高选
黄秋葵具有庞大的市场,目前的研究多数集中在农业种植、果实贮藏、果实营养成分分析和秋葵多糖的提取工艺以及运用方面的研究,对其剪切和伸拉流变性能特别是在饮食过程中与唾液混合时的流变行为缺乏系统深入地研究。为深入开发黄秋葵这一极具潜力的天然资源,本课题对其黏液性多糖开展了较为系统的剪切和伸拉性能分析,以获得这种胶体的机械性能和分子行为的基本信息。同时对秋葵多糖与人体口腔唾液混合物和人造唾液混合物进行全面
鸭疫里默氏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主要引起鸭、鹅、火鸡等禽类的接触性传染病。本文开展了基于膜通透性增强蛋白(Imp)的肽核酸(PNA)探针检测血
自从2004年通过机械剥离的方法实现了石墨烯的制备,人们认识到只有原子厚度的二维材料可以稳定的存在于自然中。这一发现激发了研究者对各种二维材料广泛而又深入的研究。在这些二维材料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Dirac材料。Dirac材料是指其低能电子行为能用相对论量子力学中的Dirac方程描述,这种电子能量-动量色散关系被称之为Dirac能带。石墨烯就是最具代表的二维Dirac材料。石墨烯中具有许多优异的性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中、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血糖变异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71人,根据GC
内循环冷却式屏蔽泵在叶轮进口存在淹没射流(简称内射流)现象,会造成泵汽蚀性能下降,影响泵的正常稳定运行。本文以离心泵内射流为研究对象,综合采用数值计算和试验手段,对泵内射流的流动结构及非定常压力脉动特性进行探究,预测内射流存在时离心泵的汽蚀性能,揭示泵内空泡形态和分布规律;将研究方法与成果应用于提高屏蔽泵汽蚀性能研究,最终对改进后的屏蔽泵进行试验验证。论文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如下:1.对具有内射流
目的探究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与碳青霉烯类敏感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susceptible Klebsi
CaCu3Ti4O12(以下简称CCTO)陶瓷是一种具有钙钛矿结构的材料,其介电常数在102105Hz的频率范围内几乎不变。除了具有典型的TiO6八面体外,CCTO具有的刚性CuO4正方形结构能够有效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工业对节能减排的要求不断提高,机械系统中的摩擦磨损问题也日益得到重视。表面织构技术因其在减摩耐磨、改善润滑和提高零部件工作寿命等方面的优点,已成为摩擦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皮秒激光复合电化学刻蚀的加工技术是将皮秒激光加工与电化学刻蚀加工相结合的一种复合加工方法,此加工技术在有效解决激光加工表面熔融物和重铸层等缺陷的同时,对电化学刻蚀的定域性也有显著的改善。因此,该复合加工技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