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抑郁症是一组以持续的心境低下为特征的精神心理性疾病,并伴随着无助、自罪、快感缺乏等症状。抑郁症发病因素多、发病率高、致残高、致死率高。抑郁症的致病因素包括人格因素、遗传因素、躯体疾病因素、社会因素等,尤其是社会应激事件带来持久的负性情感体验,成为抑郁症发病的主要原因。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加,社会节奏的加快,抑郁症变得像感冒一样流行,每个人在一生中都或多或少地体验过不同程度的情感低落及抑郁。抑郁症的病人会伴有人格障碍、情感障碍等精神紊乱,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社会交往、工作、生活及生存质量。至少有一半的患者企图自杀,最终有20%的患者自杀成功,给社会、家庭及个人带来极大的危害。几乎所有的抑郁症患者都需要长期的药物治疗。抗抑郁药物已经发展了几个世纪,对有效缓解抑郁症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起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不良反应不可低估。因此,寻找副反应小、依从性好的抑郁症的替代疗法一直是科研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本研究立足于抑郁症的治疗及其神经机制、神经环路的探索,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枣仁百合悬液防治抑郁症的研究;香兰素通过嗅觉通路防治抑郁症的研究;组织透明技术的研发;组织透明方法探索嗅觉神经环路的研究。1)枣仁百合悬液对抑郁症的治疗作用观察联合应用枣仁和百合对抑郁症模型大鼠抑郁样行为的缓解作用,并探索其可能的机制。将30只雄性SD大鼠,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CUMS)+孤养建立大鼠慢性抑郁症模型。剔除建模前后各指标数值变化低于总体均数10%的大鼠。将筛选后的抑郁症模型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分别是枣仁百合悬液组、氟西汀组及对照组。在建模前、建模后及4w的药物治疗后,评价实验动物的抑郁样行为。抑郁症评价的指标有体重及行为学评估,后者包括强迫游泳实验、糖水消耗实验、旷场实验等。然后应用UPLC检测血清5-HT,应用HPLC检测5-HIAA探索枣仁百合悬液缓解抑郁症可能的机制。结果:经过4w的干预后,枣仁百合悬液可以显著增加实验动物的体重(P<0.01),降低实验动物在强迫游泳实验中的不动时间(P<0.01),增加游泳时间(P<0.01),提高实验动物在糖水消耗实验中的糖水消耗量(P<0.01),增加旷场实验中的垂直运动(P<0.05),降低旷场运动中的粪便粒数(P<0.05),具有缓解抑郁症模型大鼠抑郁样行为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血清5-HT及脑5-HIAA(5-HT代谢产物)水平有关。2)香兰素通过嗅觉通路改善抑郁症的作用及其机制观察应用香兰素吸入对抑郁症模型大鼠抑郁样行为的缓解作用,并探索其可能的机制。将40只雄性SD大鼠,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CUMS)+孤养建立大鼠慢性抑郁症模型,剔除建模前后各指标数值变化低于总体均数10%的大鼠。将筛选后的抑郁症模型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分别是香兰素组、氟西汀组及对照组;另取20只雄性SD大鼠采用嗅球损毁建立抑郁症模型并中断嗅觉通路,即分为嗅球损毁组(同香兰素吸入组)和假手术组(同对照组)。在建模前、建模后及4w的药物治疗后,评价实验动物的抑郁样行为。抑郁症评价的指标有体重、血清皮质酮测定及行为学评估,后者包括强迫游泳实验、糖水消耗实验等。应用UPLC检测脑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包括5-HT,DA,NE等,探索香兰素通过嗅觉通路缓解抑郁症可能的机制。结果:香兰素吸入可以显著提高实验动物的体重(P<0.01),减少实验动物在强迫游泳实验中的不动时间(P<0.01),增加实验动物在糖水消耗实验中的糖水消耗量(P<0.01),改善抑郁症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脑内单胺能神经递质5-HT,DA有关。3)组织透明技术的研发:组织透明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新技术,可以在整体器官水平上观察组织细胞、亚细胞甚至分子水平的结构信息,是探索神经环路的好方法。现存的组织透明技术分为有机溶剂类组织透明技术、水溶性组织透明技术两大类。但是,这些技术或多或少地存在费时、荧光淬灭、需要专门的设备、组织变形等问题。本研究在水溶性组织透明溶液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衍生出三个组织透明技术方案,各有优缺点。结果:一种不含糖且不含氨的组织透明技术,可以提供较好的组织透明度;一种含糖且含氨的快速组织透明技术,其特点是快速(15h以内)、简单、荧光兼容;一种含糖且不含氨的组织透明技术:可以对组织进行形态控制以确保组织不变形,保存细胞膜,允许脂溶性示踪剂进行追踪研究;与荧光素、荧光蛋白、荧光病毒追踪剂等都能兼容;可进行整体染色,包括整体器官染色及整体器官免疫荧光。4)整脑尺度上嗅觉神经环路的探索神经解剖学家帕佩兹提出以边缘系统为中心,存在一个情绪调节的神经环路,即Papez环路,可见边缘系统在情绪调节中的中心位置。该环路包括下丘脑、乳头体、丘脑前部、扣带回皮质、杏仁核、隔区、穹窿等。嗅觉信息经嗅球整合后,经过嗅束传递到梨状皮层、内嗅皮层等脑区,部分中枢与情绪中枢重叠。用组织透明技术在整脑水平上观察嗅觉投射中枢,可望更好地理解嗅觉途径干预抑郁症。本研究在组织透明技术的基础上,应用苏丹Ⅲ整脑染色技术或整脑荧光病毒追踪剂,在整脑尺度上观察嗅觉神经环路、投射中枢及其与情感中枢的关系。结果:应用整脑苏丹Ⅲ染色,可以在整脑尺度上清楚地显示嗅球的结构层次、嗅觉神经纤维的走向及其联系,如前连合沟通了双侧嗅觉系统,前连合后肢的走向,乳头体及其与丘脑、下丘脑、中脑的纤维联系等;联合应用组织透明技术及荧光病毒束路追踪,可以在整脑水平上验证嗅觉的双侧传导及部分传导通路、投射中枢,如嗅结节、梨状皮质、内嗅皮质、海马、杏仁核周区等,为从嗅觉途径进行情感调节提供了形态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