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缺血性脑卒中按发病时间可分为醒后卒中(wake-up stroke,WUS)和非醒后卒中(non-wake-up stroke,NWUS),WUS是指发生在睡眠中的脑卒中,约占所有缺血性脑卒中的25%。高龄、高血压、房颤、高血脂等已经被证实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本研究意在探讨醒后卒中危险因素的特殊性,为醒后卒中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连续纳入2018年0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所有入组患者的发病时间,分为WUS组和NWUS组。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指标、化验指标,所有患者完成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分别计算24小时、白天、夜间的血压变异情况,以标准差和变异系数代表患者的血压变异情况。所有指标先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的因素,纳入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醒后卒中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共纳入患者219例,其中醒后卒中48例,非醒后卒中171例,单因素分析发现,WUS与NWUS患者的年龄、性别、BMI、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卒中史、同型半胱氨酸、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酸、纤维蛋白原、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24小时、白天、夜间血压变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史、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有统计学差异,醒后卒中组房颤病史(22.917%VS 10.526%,P=0.032)、低密度脂蛋白(2.944±1.183 VS 2.554±0.961,P=0.019)高于非醒后卒中组。我们将房颤史、LDL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发现,有房颤史(Odds Ratio,OR 2.769;95%Confidence Interval,CI:1.185-6.474;P=0.019)的患者发生WUS的风险是NWUS的2.769倍;相对于非醒后卒中,LDL(OR 1.493;95%CI:1.082-2.058;P=0.015)升高,容易发生醒后卒中。结论(1)相对于非醒后卒中,有房颤史、高LDL患者更容易发生醒后卒中。(2)高龄、高血压、糖尿病等在醒后卒中组与非醒后卒中组间无明显差异。(3)24小时、白天、夜间血压变异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