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梳理和研讨新中国成立以来以“和平”为主线的外交思想的演进与发展历程,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晰地把握新中国基本外交思想的演进与发展脉络,体悟其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继承和超越关系,并可以为国际关系理想蓝图的绘制提供一个前瞻性的认识和思考。本文基本采用文献综述的研究方法,通过比较、对照,力求深化、拓展对此问题的认识。
新中国和平外交思想的演进与发展从历史逻辑的角度讲大致可以分为和平外交思想的提出、发展与升华三个阶段,其中各阶段标志性的思想分别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建立国际秩序、建设和谐世界。从毛泽东、周恩来等第一代领导人倡导和实行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邓小平等第二代领导人提出的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再到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提出的建设和谐世界的新主张,“和平”外交这条红线都一以贯之,且长江后浪推前浪,新一代领导人比前一代领导人站的更高,看的更远,境界更深。
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在处理和周边邻国的关系上,为了解决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争端,提出和倡导国家间关系上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此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基石,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同时,它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对于维护世界和平和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时代环境和视域所囿,中国在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时,无论是在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还是在社会主义国家之间都存在一些矛盾和不足,表现出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和动摇性。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邓小平对当代重大国际政治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和判断,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贯彻运用到与所有国家的关系中,从而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更加充实、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基础更加坚固。
进入21世纪以来,面对新的形势,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提出了建设和谐世界的构想,从而为中国的和平外交思想开拓了一个全新的境界。与以往的以国家为本位来观察思考问题视角不同,和谐世界不仅要从国家本位来看世界,着眼于本国的国家利益,也从整个世界的角度来看世界,体认到不管国家大小、贫富、何种制度和信仰,都受到世界整体的影响和约束,以更宽阔的视野形成兼顾国家利益和世界整体利益的世界观。“和谐世界”是一种充满民主精神和大局意识的国际蓝图,它真实地反映出中国人民对世界和平、稳定和繁荣的期待。它也向世界昭示了一个正在崛起的负责任的大国,首次以一种全球的视野在更广阔的范围内,用更长远的眼光对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的终极目标所做的价值思考和人文关怀。
从根本上看,和谐世界是人类社会的一个远大理想和长远目标,其实现将是一个渐进、漫长的过程,但构建和谐世界的目标代表了国际关系发展的方向和时代的趋势,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必将成为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