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真实世界智力低下辨证论治及疗效影响因素的回顾性研究

来源 :陕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iao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通过检索文献对智力低下病因病机、证型及治疗的方法的描述,了解目前智力低下的诊疗现状,并通过第二部分的回顾性分析探索真实世界智力低下的中医诊疗情况及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以期能以更符合实际应用的理论指导临床实践。
  方法: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以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数据库进行检索为主要文献来源探索古代及现代对智力低下病因病机的描述及目前中西医对本病的相关治疗,并对目前的诊疗情况做一总结;第二部分主要以真实世界的回顾性分析为主,通过对西安中医脑病医院智力低下专科的病例资料经行收集汇总,并通过频数分析、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及Spearman秩相关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分析真实世界的证型分布、中医诊疗情况及治疗影响因素,最后完成本论文。
  结果:
  1.现代医学多将本病归结于遗传因素、发育障碍因素(包含胎儿期间出现过早产、缺血缺氧史及出生后发育畸形、营养不良等)、疾病(包含各种脑性疾病或代谢性疾病感染性脑疾病等)、创伤或意外伤害、中毒与过敏反应、不良文化因素等,治疗多从去除病因治疗、药物干预、对症治疗、康复训练等方面着手,同时也出现了非药物调序疗法等新兴治疗方式,治疗效果不一。
  2.中医将本病归结于“五迟”的范畴,认为本病以心、肾、脾等脏的亏虚为主(尤其是肾虚),少部分实证则多因为瘀、痰、热毒等致病因素侵袭或阻滞脑络,致窍闭神溺,神明失聪,从而出现神经功能的障碍,分型上可大致分为心肾不足证、肝肾亏虚证、心脾两虚证及痰瘀阻络证。中医治疗上方案多样,多辩证采取针刺治疗配合康复、中药等特色治疗为主,具体针刺及方药的方案根据各家不同的理论及病人实际情况选取。
  3.将121例病例资料经行频率分析:
  ①女性54例,占比44.6%,男性67例,占比55.4%;3-6岁的患儿占比最高有65例,占比53.7%;
  ②证型频率排行依次为心肾不足证、肾精不足证、肝肾亏虚证、心脾两虚证、心血不足证及其他证型,占比依次为28.9%、25.6%、22.3%、13.2%、5%、5%,证型分析中与肾相关的的占比高达76.8%;
  ③接受治疗时间排前三的分别为:接受两个月干预治疗(28.9%);接受三个月干预治疗(21.5%);接受四个月干预治疗(22.3%)。
  ④接受针刺治疗的有110例,占比90.9%;接受康复治疗的有101例,占比83.5%;接受中药治疗的有98例,占比81%;接受推拿治疗的仅有31例,占比25.6%。
  4.将76例资料进行秩和检验及相关性检验:
  ①治疗效果:无效的有28例,有效的37例,显效的5例,治愈的6例,总有效率为63.16%.
  ②治疗项目:接受一项康复治疗的患儿2例,占比2.6%;23例的患儿接受了两项治疗,占比30.3%;38例患儿接受了三项综合治疗,占比达50%;13例患儿接受针刺+康复+中药+推拿四项治疗,占比17.1%。
  ③选方用药肾精不足、肝肾亏虚及心肾不足证以六味地黄汤加减为主方,心脾两虚证以调元散为主方加减,痰瘀阻络证以通窍活血汤为主加减;临床上最常用的药物有石菖蒲、远志、山药、炙甘草、茯神、益智仁、柏子仁等,针灸多以头部针刺配合靳三针或益智聪慧针法等为主,辩证选取相应穴位,外治法多应用隔物灸及穴位埋线及穴位贴敷。
  ④入院前后IQ及ADQ比值的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显示P=0.0001<0.05,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住院时间及治疗项目与疗效的秩和检验及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性别、年龄及证型与疗效的秩和检验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目前将本病的病因大致归结于先天及后天因素影响,临床上以心、脾、肾亏虚为主,随着医学水平的进步,各种新兴的治疗方案不断推出,且中医因其辨证论治及整体观念在智力低下的诊疗上具有积极的作用,故而在诊疗过程中推荐以病人实际情况为基础实施多元化干预联合治疗以达到更好的疗效,提倡家长以更积极的态度配合相应疗程的周期性治疗,呼吁早干预、足疗程、多元化治疗以使患儿更好地回归社会,减轻家庭的负担。
其他文献
目的:1.通过MTT实验,明确在不同浓度的右归丸含药大鼠血清的干预下,不同时间点,对肝肾阳虚型退变髓核细胞的活性及增殖状况的影响;2.比较右归丸含药大鼠血清干预前后肝肾阳虚型退变髓核细胞活性及增殖状况的变化,与活血化瘀组、空白血清组比较,证明中医辨证施治的科学性。  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19年12月就诊于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脊柱骨科并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选择其中中医
学位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及ROC曲线,探讨乙肝肝硬化、肝癌患者发生肝肾阴虚证的客观指标。  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本课题入选的病例来源于近6年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陕西省中医院、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安市中医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咸阳市中心医院、榆林市中医院、湖北省中山医院门诊病人和住院病人的病例,将患者
疏筋解毒止颤方是王亚丽教授及其课题组通过对帕金森病相关中医药文献的大量研究,结合临床实践观察及实验研究,总结出的治疗PD的有效方剂。在前期的实验研究中发现,疏筋解毒止颤方对PD模型大鼠具有抗炎、抗氧化、抗凋亡保护神经元的作用,同时发现疏筋解毒方可通过对Ft及FP-1的调节来间接控制PD模型大鼠中脑SNC中铁的沉积,从而起到脑保护的作用。小胶质细胞是脑内的炎症和氧化应激细胞,广泛参与了PD发病,在P
学位
目的:(1)探究PCPA造模后不同时程下大鼠下丘脑组织内中枢性神经递质GABA、Ach的动态变化情况,从而进一步探讨二者之间有无相关性。(2)在数据挖掘技术和证素研究思想的基础之上,对古文献资料进行研究,初步整理出失眠中医病性证素的分布特征,并结合当今对失眠相关临床文献资料进行证素研究的结果,进一步探讨与现代医学中失眠的关系。  方法:实验部分:选取大鼠54只,随机分成CC组、SD1d组、SD2d
学位
目的:该实验采用蔓荆子黄素药液作用于人肺癌H322细胞,探讨蔓荆子黄素抑制人肺癌H322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从而为蔓荆子黄素在临床上治疗肺癌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蔓荆子黄素药液做用于人肺癌H322细胞,并设置1640培养基培养人肺癌H322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  (1)应用MTT法检测细胞抑制率,并绘制曲线图,选取蔓荆子黄素最佳的作用浓度及时间;  (2)通过划痕实验检测蔓荆子黄素
目的:观察润肤解毒膏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he epidermal growth receptor tyrosinekinase inhibitors EGFR-TKI)导致相关性皮疹的临床疗效。本观察主要从皮疹缓解率、中医症状改善情况、生活质量评价三方面对本膏药进行疗效评价,本实验纳入病例涉及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药物为吉非替尼及厄洛替尼。  研究方法:收集陕西中医
学位
目的:探讨脑疏宁方能否上调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大鼠海马组织中EGFR和AKT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研究该方可能的药理学作用机制。  方法:SD(SPF级)雄性大鼠(200±20g)10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15只)和造模组(85只),造模组MCAO术后采用z-Longa5分制评分法,将分值为1-3分的75只大鼠随机分为
目的:通过调查咸阳地区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早期追赶生长情况及中医体质分布规律,旨在从中医体质理论着手探讨早期追赶生长发生的病机及其与成年期代谢性疾病发病的内在联系,为中医药早期干预追赶生长提供理论依据及新思路,以期降低其远期糖尿病、肥胖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  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以2016年10月-2018年10月于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彩虹医院出生并例行常规体检的1
目的:本研究欲通过对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既往病例收集及中医四诊结果的分析,探讨其中医症状分布规律和证候特征,为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的中医辩证提供参考。  调查内容:登入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西安中医脑病医院病历管理系统,纳入患者信息。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陕西
目的:通过初步观察一贯煎对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导实验性SD大鼠肝脏癌变组织相关肿瘤观察指标的影响,评价一贯煎对肝癌相关指标的改善是否有积极意义,探讨中药方剂对临床肝癌的疗效。在本研究思路上,把传统中医药理论与现代分子生物学理论结合起来,探究中医药治疗肝癌的分子机理,进而为开展中医药经典方药临床防治肝癌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40只,1周适应性喂养后选入实验,随机分为空白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