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约视角下县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优化布局研究——以浙江省长兴县为例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loves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社会大多数人的温饱问题已得到初步解决,我国的社会结构开始从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过渡,步入新的社会发展阶段。本文立足于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围绕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问题展开,从集约化的角度出发,通过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的效益,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本文应国家和地方推动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大背景以及长兴自身发展对于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提出问题。在理论和案例研究部分,本文对国内外公共服务设施相关研究和实践案例进行了系统梳理,对集约化和农村居民点的集约化内涵进行深入解读,并对国内外农村居民点集约化研究和实践进行了分析,着重论述了居民点集约化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关系,构建集约视角下县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优化布局研究框架。在实例部分,文章以长兴县为例,介绍了长兴县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调查研究进行的工作,在对长兴地理区位,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概况和土地利用概况进行介绍,重点介绍了长兴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情况,并对其进行了评价。这一部分是实践调研成果的重要反应。在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调研的基础上,文章对现状长兴县农村居民点分析、长兴城镇化和产业发展趋势以及上位规划要求,探讨了长兴集约化的必然性,进行村庄集约化调整。在长兴居民点集约化调整的前提下,进行县域公共服务设施的优化配置以及规划前后的效益评估,并对保障公共服务设施的可持续建设提出政策建议和机制保障。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在总结与新城和社区有关的既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以新城社区作为对象展开研究。首先定义了新城社区的概念,然后针对构筑生态和谐的社会系统的新城发展目标,从社区的层面展开研究
学位
孩子在正式进入学校学习之前一般都要进入幼儿园这一过渡学习时期,主要是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使之能适应集体生活,更好的进入小学阶段学习。通常招收2岁半至六岁的孩子。
学位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登上了改革的舞台,改善农村的居住条件成为当前最迫切的需求。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目前的新农村住宅建设实践中在取得可喜的成果的
居住用地是城市用地主要和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机动化的发展,住区交通问题逐渐显现。作为大连市住宅增长最快的甘井子区,表现极为突出。在既有的管理模式下,很多管理工作不到位,现
范鸿仙烈士是辛亥革命时期重要的历史人物,在近代推翻帝制、维护共和等革命进程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范鸿仙墓作为附葬在南京中山陵地区的国葬墓之一,对其修缮保护设计的
1946年版的《大上海都市计划》既是将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尝试,又是我国近代城市规划成熟的标志。从近代城市规划史的角度看,1945年至1949年期间,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