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社会大多数人的温饱问题已得到初步解决,我国的社会结构开始从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过渡,步入新的社会发展阶段。本文立足于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围绕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问题展开,从集约化的角度出发,通过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的效益,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本文应国家和地方推动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大背景以及长兴自身发展对于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提出问题。在理论和案例研究部分,本文对国内外公共服务设施相关研究和实践案例进行了系统梳理,对集约化和农村居民点的集约化内涵进行深入解读,并对国内外农村居民点集约化研究和实践进行了分析,着重论述了居民点集约化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关系,构建集约视角下县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优化布局研究框架。在实例部分,文章以长兴县为例,介绍了长兴县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调查研究进行的工作,在对长兴地理区位,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概况和土地利用概况进行介绍,重点介绍了长兴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情况,并对其进行了评价。这一部分是实践调研成果的重要反应。在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调研的基础上,文章对现状长兴县农村居民点分析、长兴城镇化和产业发展趋势以及上位规划要求,探讨了长兴集约化的必然性,进行村庄集约化调整。在长兴居民点集约化调整的前提下,进行县域公共服务设施的优化配置以及规划前后的效益评估,并对保障公共服务设施的可持续建设提出政策建议和机制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