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就业制度变迁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r8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业问题是中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重要问题之一,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人均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相对贫乏的发展中国家,就业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这一点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表现得更为突出。因此,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就业制度的变迁,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就业制度划分成两大阶段来分析研究,第一阶段(19781991年)双轨制下的就业制度改革;第二阶段(1992年至今)与现代企业制度相对应的劳动力市场开始全面启动的就业制度改革。跟据这一划分,本文共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第1章。阐述了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研究思路。 第二部分,第2章。全面探讨制度经济学理论(制度与制度变迁),作为分析中国就业制度变迁的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第3章。以历史时间为脉络,全面具体分析了双轨制下我国就业制度变迁历程。此阶段又划分为两个小阶段来阐述,1978—1988年劳动就业制度及改革、1989-1991年劳动就业制度及改革。 第四部分,第4章。以历史时间为脉络,全面具体分析了1992年至今与现代企业制度相对应的劳动力市场开始全面启动的就业制度改革。 第五部分,第5章。根据上文分析得出总结:中国应该选择一条渐进式的就业改革道路以减少制度变迁的成本,实现平稳过渡。同时文章还对我国目前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的热点进行了阐述。
其他文献
金融稳定乃是一种反映金融系统功能能够正常发挥,整个金融系统能够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和趋势,它不仅是一个静态的概念,而更应是一种既包含正常增长又保障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动态概念
学位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股票收益预测研究不断涌现。尤其是伴随经济的进步和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司和大型数据库以电子数据的方式向公众提供海量的信息,再加上数据挖掘
为了维系人类社会的正常运行,有必要开展各种集体行动。在日常生活中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集体行动是政府行为,政府行为带有强制性,有效的政府行为能够促进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否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