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系统检索古今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癌的相关文献,采用中医文献学方法,总结古今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癌的用药规律,为临床和科研提供了客观依据及理论基础。材料与方法:古代文献运用《中华医典》软件以“瘿”作为关键词进行目录检索,现代文献通过检索1995年1月-2015年12月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公开发表的有关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癌临床研究文献及论著,按照选方标准进行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方药,并建立方药数据库,运用频数分析,总结古今医家治疗甲状腺癌的用药规律。结果:1.古代中医治疗甲状腺癌的处方有65首,共涉及中药140味,其中最小方药有1味药,最大方药有18味药,药物出现总频次为510味次;现代中医治疗甲状腺癌的处方有59首,共涉及中药181味,其中最小方药有5味药,最大方药有31味药,药物出现总频次为850味次。2.古方中单味药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是昆布,相对频次为8.4%,处方出现率为66.2%;今方中单味药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是夏枯草,相对频次为3.1%,处方出现率为44.1%。3.古今治疗甲状腺癌的6类药物构成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古方中药物频次最高的是除痰散结药,频次为244,相对频次为47.84%,药物频次最低的是以毒攻毒药,频次为15,相对频次为2.94%;今方中药物频次最高是扶正补虚药,频次为273,相对频次为32.12%,药物频次最低的是温经消积药,频次为19,相对频次为2.24%。4.古今治疗甲状腺癌药物均以除痰散结药、扶正补虚药、清热解毒药为主,三类药物所占比例均在80%左右,古方为79.21%,今方为80.82%。5.古今治疗甲状腺癌常用的共同药物为:甘草、茯苓、当归、昆布、海藻、贝母、半夏、陈皮,常用的方剂为:海藻玉壶汤、清肝芦荟丸、芩连二母丸、通气散坚丸、四海舒郁丸。6.古今方中的扶正补虚药均以滋阴药和补气药为主。古方中滋阴药占6.5%,补气药占6.9%,二者相差不大;而今方中滋阴药占18.8%,补气药占8.8%,滋阴药明显高于补气药;温阳药和补血药在古今方中使用频率较低约为2%,且古今方相差不大。7.古方除痰散结药中解郁化痰药与软坚散结药所占比例为40.20%、59.80%;今方除痰散结药中解郁化痰药与软坚散结药所占比例为69.20%,、30.80%。结论:1.古今医家治疗甲状腺癌的认识表现为“和而不同”,均认为甲状腺癌的根本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扶正祛邪是治疗的根本大法。但古代医家偏于祛邪,而现代医家强调祛邪与扶正并重。2.古今医家治疗甲状腺癌的药物均以除痰散结药、扶正补虚药、清热解毒药、活血化瘀药为主,辅以温经消积药、以毒攻毒药,但6类药物构成比存在显著差异。3.古今甲状腺癌虚证均以气阴两虚证常见,但古代甲状腺癌表现为气虚与阴虚均衡,现代甲状腺癌表现为阴虚重于气虚。4.古代医家治疗甲状腺癌时偏于攻邪,重视软坚散结;现代医家偏于扶正,尤其重视疏肝理气、滋阴清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