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秒激光诱导钛合金表面着色机理及其质量评价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vages88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钛合金以其密度小、耐腐蚀性强,以及优良的热稳定性和较高的比强度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材料、机械制造、航空航天、体育用品等民用工业及国防领域。在传统激光加工技术的基础上逐渐兴起的激光着色技术,以其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易实现自动化、洁净环保等优势,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通过激光着色,能够提高钛合金表面的光学性能,提高钛合金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并呈现出不同的色彩。为此,本文基于Nd:YAG纳秒激光器在Ti-6A1-4V钛合金表面进行着色试验,从激光参数对着色效果的影响规律、着色表面的光学属性及呈色机理、着色表面的颜色质量等方面入手,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利用Nd:YAG纳秒激光器在钛合金表面得到了不同的颜色效果,从激光与金属相互作用的热效应出发,将钛合金表面激光着色的热作用划分为了单脉冲、线扫描和面扫描三个阶段,分别从单脉冲能量密度、脉冲重叠率和扫描重叠率三个角度分析了电流强度、扫描速度、重复频率和线间距这四个工艺参数对着色表面颜色参数(L*、a*和6*值)影响规律。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了电流强度、扫描速度、重复频率和线间距四个激光工艺参数与颜色参数(L*、a*和6*值)的预测模型,实现了对着色效果的有效预测,有利于指导生产实践。鉴于目前对着色表面呈色机理的解释尚未形成统一的定论,对不同扫描速度下得到的钛合金着色样本,利用分光光度计、光学轮廓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谱仪,分别从光学属性、颜色参数、微观形貌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利用构建的空气-氧化膜-钛合金基底的三层结构模型,从反射率及颜色参数两个方面分别对实验值与理论值进行了对比,两者之间的差异较小,从而可以认为不同颜色的形成是由于干涉作用引起的,最外层氧化膜的厚度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干涉效果。针对当前在着色质量评价方面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从颜色的稳定性和均匀性两个方面对着色样本的颜色质量进行了系统的评价。借助Lab颜色空间模型,用两个颜色之间的色差值△E作为着色稳定性的评价指标,得到了各着色样本颜色稳定的激光工艺参数范围;以颜色参数(L*、a*和b*值)的标准差作为着色均匀性评价指标,利用正交试验得到了各着色样本均匀性最佳的激光工艺参数组合。
其他文献
为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及用户使用需求,工业设计需要将设计、制造、分析、市场等不同专业学科的技术人员共同纳入开发团队,通过团队合作和不同领域之间的知识融合碰撞,产生更具想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逐渐增加与出行半径的持续扩大,由汽车安全所引起的交通事故也在增多。对汽车安全性本身而言,其评价方法处于不断发展之中,但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汽车
随着纺织复合材料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C/C复合材料由于其耐高温的性能在飞行器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多。C/C复合材料要求表面可加工性能好,而三维编织结构表面加工较为敏感,2.5D结构
本论文针对全液压螺杆桩钻机的钻塔结构开展研究。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掌握了相关领域发展动态。对钻塔的关键部位进行设计,对钻塔的刚度、强度、稳定性进行计算校核。建
多连杆传动机构是大型重载多连杆压力机的核心组成部分,杆系设计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滑块的运动特性和拉伸件的加工质量。压力机杆系的性能分析与优化设计技术及其软件是大型重
中职学校始业教育是引导高一新生完成从初中生到中职生的角色转变、迅速适应中职学习生活并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本课题通过分析中职学校始业教育的意义及目前存在的普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