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文学》自1953年代创刊以来,在主撰们的共同努力下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性和先进性,逐渐扩大在文坛的影响力,成为具有标杆性意义的杂志。《上海文学》开设了小说、诗歌、评论等专栏板块,这些专栏共同促进了《上海文学》的长足发展。《上海文学》最初由巴金先生担任主编,巴金在文坛举足轻重的位置也让这本杂志从一诞生就备受人们的瞩目。《上海文学》在发展过程中也在不断地求新求变,与时俱进,尤其是八十年代以来的《上海文学》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思想上,它都进行着不断地尝试和改变。其文学批评板块是最为活跃也是最贴近文化前沿的栏目,它所探讨的问题大多是时下正在发生的文学现象和文学思潮。八十年代以来《上海文学》的发展更为迅速,影响力的辐射范围也更为扩大,这主要是来自于新时期中国的思想解放以及西方文艺思潮的共同作用力。思想解放为中国文坛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文学由此进入了较为自由的状态。西方先进思想的引进也更加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内涵,拓展了文化视野。在国内外文学思潮的影响下,中国文学发展的自由度逐渐提高了,这一现象在文学批评方面体现的尤为明显。文学批评不再以社会历史批评为主,而是更加多元化、自由化。这种变化在《上海文学》中也得到积极的反馈,文学批评栏目开始不断引进新的批评方法和文艺思潮,并在讨论和探讨过程中解析中国文学发展的规律和方向。《上海文学》这一文学场在新思潮和中国当代文艺思潮的影响下提出了一系列的批评话语,这些话语同中国当代文艺思潮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批评话语的提出不仅受到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同时它们也推动着当代文艺思潮的向前发展。新时期以来《上海文学》的文学批评板块通过对批评话语的掌握从而占有了大量的文化资本,并及时地将这些资本转化为杂志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推动着中国当代文艺思潮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