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两水平Logit模型的行人交通事故分析与应用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y4123273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行人交通安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城市道路上最为脆弱的群体,行人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开展行人死伤事故发生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并提出合理的意见和有针对性的防范改进措施,对减少行人交通事故的发生、减轻行人交通事故严重程度以及提高城市道路行人交通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多数行人交通事故分析均是基于单一的城市道路空间背景,并以道路交叉口居多。实际上,城市道路作为二个整体,道路交叉口与道路路段或是小区出入口往往拥有不同的道路空间分布、车辆属性以及行人特性,因此,相同条件下,行人交通事故可能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本文通过筛选、分析美国科罗拉多丹佛大都市区2006-2016年的数据,分别针对城市道路交叉口、城市道路路段以及小区出入口三类不同的空间建立两水平Logit模型。本文基于多水平模型基础理论构建了两水平模型,水平一模型是针对行人事故严重程度预测的Logit模型,水平二模型考虑的是城市中不同区域之间潜在影响因素,通过模型中设置随机截距项表达。区别于传统极大似然法求解的模型参数,本文提出利用贝叶斯概率推断的设想,为每一参数设定参数分布,利用蒙特卡洛马尔科夫(MCMC)算法生成模型参数分布,实现模型参数标定可视化,进而推断参数值。通过比较传统模型预测结果与基于贝叶斯概率推断的模型预测结果,本文发现贝叶斯概率推断的模型在对城市道路交叉口与城市道路路段进行预测时精度更高。
  基于模型预测结果,本文从人、车、路、环境四个方面,分析和探讨了16个主要影响因素如何对行人交通事故产生影响,并得到如下结论:
  (1)路面状况、天气情况、行人性别、驾驶员行驶速度以及事故死伤人数5个因素是造成城市道路交叉口行人死伤事故发生的显著影响因素。下雪天一旦发生行人交通事故,行人死亡或是受伤的概率为62.08%;路面干燥的情况下发生的行人交通事故造成行人死伤的概率为56.97%。
  (2)灯光条件、天气状况、行人年龄、驾驶员行驶方向、驾驶员是否使用安全带以及事故是否发生于工作日6个因素是造成城市道路路段行人死伤事故发生的显著影响因素。晴天路段上发生的行人交通事故中,85.96%的可能性造成行人死亡或是受伤。在清晨黄昏的光照条件下,造成行人死亡或受伤的行人交通事故概率高达82.62%。
  (3)车辆类型是城市小区出入口处造成行人死伤事故的显著因素,SUV车辆类型使用的增加,使得小区出口处的行人死伤事故概率增加。
其他文献
引言根据最近的研究证明,随着过去几年如社区考古论坛的积极发展,"社区考古"日益成为学者们有极大兴趣的领域。如果"公众考古"在发展中涉及到公众成员,那么本文对专业考古与金属探测业余爱好的分析是合适的。在英国的每一个地区都有金属探测俱乐部,还有像金属探测国际
近年来各国政府对锂电池的发展都提出了阶段性的目标,要在满足安全性和其他综合技术指标的前提下,不断提高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其基本思路是不断开发高比能电池材料的组合,并优化电芯设计及制造工艺。本文从材料筛选和电芯设计两方面出发,介绍了高能量密度锂电池的主要开发策略和未来发展趋势。在活性材料方面,总结了高比能锂电池正负极活性材料的研究现状,综合考虑了材料本身的性能和工程化、商业化前景,提出了富锂锰基正极材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居民选择城市轨道交通出行,很多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出现了客流区间分布不均衡现象。若采用传统的单一交路列车开行方案,则会出现客流量大的区段列车满载率较高,车内空间较为拥挤,而客流量小的区段内列车的使用率不高,出现运力浪费的情况。采用大小交路形式能够有效降低乘客的整体等待时间,提升服务质量,并降低车辆运行公里数,节省企业运营成本。所以,本文致力于提出一个科学合理地制定
近年来,我国加大城际铁路的建设力度,形成多个以核心城市为中心,向周围小城辐射的城市群交通网络,进一步缩小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深刻地改变了区域内人们的工作生活模式。但是,一系列问题也随之凸显,尤其是长期静态统一的票价体系使票价丧失了调节供需匹配关系的杠杆作用,导致不同时段客流量严重不均衡,高峰时段客流过于拥挤,而低峰时段客流量较少,造成运能浪费和企业亏损严重。为解决此问题,本文主要从以下方面对基于旅
学位
随着居民出行需求日益多样化、小众化及个性化,定制公交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然而我国对定制公交的探索才刚刚起步,关于定制公交相关规划的理论研究尚未形成统一且权威的方法论。另外当前国内推行的定制模式并不是响应乘客实际乘车需求的精准服务,而是以运营公司制定运行线路、乘客根据自身需求选乘为主的拟定制模式。乘客日益增长的灵活式乘车需求要求打破当下定制公交的局限性,开通响应预约需求的定制公交系统。从现行定制公交
学位
城市快速路作为城市各个区域连接的大动脉,具有快速、高效、舒适的特点。为了更好的智能化的掌握了解城市交通运行规律、交通状态变化情况、缓解城市道路交通压力和为多方提供决策支持,研究城市快速路交通运行状态的判别和预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道路交通特性,从交通参数预测和交通状态判别两方面展开研究,本文主要研究的方面为:第一,归纳总结国内外交通状态判别划分、交通参数预测以及交通状态变迁演化三个方面的研究现
降低列车运行能耗和提高乘客服务水平是保证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以节能和提高服务水平为目标研究了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操纵和时刻表的优化问题。首先,通过优化列车在给定时刻表和线路条件下的区间运行操纵方案,降低单列车牵引能耗。随后在单列车节能操纵的基础上,考虑再生制动能的利用,优化列车时刻表使系统运行能耗最小。最后,在对时刻表进行节能优化的同时考虑乘客等待时间和乘客在车时间的变化,从能耗和服务水
Angiogenin (ANG) is a 14-kDa secretary protein,showing angiogenic and tumorigenic activity both in vivo and in vitro.It is known that exogenous ANG is rapidly endocytosed by target cells,translocated
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迎来了高峰期。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纵断面设计方案不仅影响到线路的工程投资,还影响未来的运营成本。为了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合理设置线路纵断面变坡点里程和高程,降低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逐渐成为城市轨道交通纵断面优化设计的研究重点。本文以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线为研究对象,分别构建了 V型坡、单向坡和W型坡设计的优化模型,设计了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的模型求解算
由于交通事故频发,深入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揭示影响机理成为当前交通安全研究工作重点之一。然而传统分析方法难以实现面对海量事故数据,深层次探索多维影响因素之间潜在关联规律。另一方面,随着交通规划层面的要素逐渐被纳入事故安全分析的范畴,出现了基于交通小区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但受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事故在空间上存在自相关性,如果忽略这种空间相关,将会影响事故安全分析的准确性和鲁棒性。因此,本文基于关联规则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