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时记忆内容是否能引导视觉注意选择还存在争议。其中的关键性因素可能是:长时记忆内容能否被自动激活。一体化是指将多个互相分离的项目整合成一个整体单元的过程。经过一体化编码的材料,在提取阶段,只需呈现部分信息,其整体表征就可以被自动激活。那么经过一体化加工的长时记忆内容,因其整体表征的自动化激活,是否可以引导选择性注意?以往一体化加工研究主要集中于其记忆过程本身,还未曾考察因一体化编码而增强的长时记忆内容的自动化激活对后续新的选择性注意任务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眼动追踪技术,考察基于一体化编码的长时记忆内容是否影响注意选择。本文主要包含两个研究,其中研究一包括实验1(实验1a和实验1b)和实验2(实验2a和实验2b)。研究一的目的是为了探索基于一体化编码的形状—颜色配对(长时记忆信息)对视觉注意选择的影响。首先进行长时记忆任务(阶段1)。要求被试记忆成对出现的形状—颜色配对(实验1a、实验2a采用一体化编码)。通过指导语来引导被试想象一个由所见颜色构成的形状来诱导一体化编码。随后进行工作记忆与视觉搜索双任务(阶段2)。要求被试在记忆一个单独色块的同时完成一项视觉搜索任务。关键操作为搜索任务中是否有项目与工作记忆项目相关。相关时,某个搜索项目的颜色与工作记忆项目在阶段1中的配对项目颜色一致。实验1相关条件中搜索目标与配对项目颜色相同。无关条件中,所有搜索项目颜色与工作记忆项目和配对项目都不同。实验2相关条件中有一个搜索分心物与配对项目颜色相同(匹配分心物)。结果发现,在对搜索目标的反应时方面,实验1a中匹配条件下反应时显著短于无关条件,实验2a中两种条件没有显著差异;眼动结果方面,实验1a发现匹配条件中对搜索目标的首次注视点百分比高于无关条件,同样对搜索目标的首次注视点潜伏期也短于控制无关条件。实验2a发现与无关条件中空间位置相对应的分心物相比,对匹配条件中匹配分心物的首次注视点百分率更高、潜伏期更短。实1b、实验2b作为对照组采用非一体化编码加工长时记忆信息,结果发现无论是在视觉搜索反应时方面,还是在眼动指标上,与无关条件相比均没有发现显著差异。为验证研究一结果的可靠性与稳定性,研究二在研究一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实验材料(颜色—颜色配对)进一步探讨基于一体化编码的长时记忆信息对视觉注意选择的影响,研究二同样包括实验3和实验4,与实验1、实验2的实验流程一致。实验3和4行为结果均不显著。眼动结果方面,实验3发现相关条件中对搜索目标的首次注视点潜伏期短于控制条件。实验4发现与控制条件中空间位置相对应的分心物相比,对相关条件中匹配分心物的首次注视点百分率更高、潜伏期更短。实验3和4结果均表明,与配对项目颜色一致的搜索项目更容易获取注意。综上,本研究结果证明基于一体化编码的长时记忆内容,在一部分表征得到提取后,其余部分表征也可以被自动激活,进而引导注意选择。该发现首次证实了长时记忆中的一体化加工对注意选择的影响,一方面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已有研究争议;另一方面拓展了一体化研究一定程度上为长时记忆是否可以引导注意,关键因素在于长时记忆信息是否可以被自动化激活这一论点提供了实证论据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