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环类药物及中间体合成新工艺研究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c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环类化合物是重要的药物及中间体结构类别,抗阻胺药物氯雷他定、酮替芬和抗抑郁药物阿米替林是典型的三个三环类药物。该类药物合成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体结构类似。 论文在文献阅译和工艺原理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评述了氯雷他定、酮替芬、阿米替林及重要中间体的应用和合成方法。分别研究了氯雷他定(1-1)中间体8-氯-10,11-二氢-4-氮杂-5H-二苯并[a,d]-5-环庚酮及氯雷他定,酮替芬(1-2)中间体9,10-二氢-4H-苯基[4,5]环庚酮[1,2-b]噻吩-4-酮,阿米替林(1-3)中间体10,11-二氢。二苯并[a,d]-5-环庚酮的合成新工艺。探讨了Wittig-Homer、环化、偶合等关键反应及机理过程。经1H NMR,MS and IR等有机光波谱验证了产品及中间体的结构。 以2-氰基-3-甲基吡啶为原料,经自由基反应、Wittig-Homer反应、水解、还原、环化反应等合成了氯雷他定的重要中间体8-氯-10,11-二氢-4-氮杂-5H-二苯并[a,d]-5-环庚酮。总收率为20%。 以8-氯-10,11-二氢-4-氮杂-5H-二苯并[a,d]-5-环庚酮为原料,在低价钛化合物催化作用下在四氢呋喃溶剂中偶合合成了氯雷他定。总收率达35%。合成新工艺避免了使用超酸等试剂。 以邻氰基氯苄为原料,经Wittig-Homer反应、水解、还原、环化反应合成了酮替芬(1-2)的中间体9,10-二氢-4H-苯基[4,5]环庚酮[1,2-b]噻吩-4-酮和阿米替林(1-3)的中间体10,11-二氢-二苯并[a,d]-5-环庚酮。总收率分别为36%和10%。实验考察了工艺配比、反应温度、压力、反应时间等工艺参数对产品收率的影响,优化选择了较优工艺参数组合。合成新工艺避免了使用对水敏感物质、剧毒物质以及超酸等。为产品的工业化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可行的工艺参数组合。
其他文献
凤仙花坏死斑病毒(Impaliensnecroticspotvirus,INSV)是一种能够引起多种农业和园艺观赏作物严重病害的植物病毒,该病毒主要依靠蓟马传播,其中西花蓟马是最重要的传播介体。本
摘要 结合教师自身的教学特点,制定研究计划,了解学生特点,从个别学生身上找到突破口,进行深入研究。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努力帮助学生挖掘生活中的写作素材,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写作的快乐。  关键词 独立写作 学生成长  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在老师的写作指导下,能够把一件事、一个人、一件东西写具体,但要独立去完成一篇像样的作文,还存在许多问题。如何让学生逐渐走上自主写作之路呢?  一、自我反思,制定
前言   转移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生物学行为之一,也是影响肿瘤患者预后并导致治疗失败的主要因素。转移是发生在肿瘤宿主内一系列复杂过程的最终结果,其中肿瘤侵袭细胞外基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