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便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发挥和创造,逻辑思维性强,受到广大教师的热爱。而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学案导学”因其能更多地调动合作探究能力,被很多老师关注和应用。笔者所任教的学校近些年在大力推广这种方式,因此在日常听课授课过程中发现,新模式相比传统教学模式能更好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值得在日常教学中大力推广。但以笔者所任教的学校为例,“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完善。例如:针对不同的授课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导学案应该有明显侧重点,教师应如何合理高效地编写?学生如何应用导学案,才能变被动为主动?上述所提出的问题不仅仅是笔者任教学校特有的问题,通过与其他学校的教研交流,发现这些问题普遍存在于应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各个学校。因此这些问题如果能很好地解决,会使“学案导学”模式更好地应用于物理学习中。本文针对实践中发现问题,做以下几方面调查研究:第一部分,简要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通过查阅文献总体论述“学案导学”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明确提出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对“学案导学”在物理教学中近况做了调查与分析,具体阐述了设计过程、结果统计、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为优化高中物理课堂实施此教学模式提出建议和意见。第三部分,根据调查结果,笔者提出“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建构、教学模式的特点、导学案的编制以及具体实施策略。并结合高中阶段具体物理教学案例,从教学设计及教学效果两方面进行分析。第四部分,依据优化后的“学案导学”模式的教学策略,笔者编写新的高一物理导学案,并将其应用于具体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效果检验。综上所述,本文根据现有的应用情况,以导学案的特点为基础准则,提出实施策略并进行实践检测。总之,“学案导学”要想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合理高效应用,必须科学编制物理“导学案”,依据具体情况实施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