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学教育似江河之水,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是一个民族历史所积累的宝贵财富,也是其相对稳定的历史经验总结。国学中的很多经典蕴含着优秀的传统美德,在培养和塑造高中生的道德品质方面具有重大作用。学习国学是民族生存和昌盛的需要,是国民教育的需要,能够培养学生的古典文化素养,使其吸取做人处世的真谛。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①基于这种思想,《文化生活》这部分内容被罗列出来,单独成册,这种现象意味国家把更多的重担交给高中政治教师。在《文化生活》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挖掘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国学内容,不仅是对教学的丰富和发展,也有利于学生在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而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然而,在当前的高中教育中,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学校和教师更注重学生实用技能的培养,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重视程度较低,忽视了学生的德育工作,由此导致在生活中出现了种种德育方面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对学生进行思想和行为的引导,使其形成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②”,承担着培育学生健康成才的重任。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形成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和影响世界的“文化软实力”,而思想政治教育是传统文化延续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思想政治工作者肩负弘扬传统文化、培育学生健康成长的重任。而国学中有众多经典蕴含着优秀的传统美德,在培养高中生的道德品质方面具有重大作用。因此,在《文化生活》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向学生展示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使其受到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的古典文化素养,对其日后做人,学习工作,自主的管理人生都有着极大的好处。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文化生活》具体内容,从课堂内外渗透国学教育,不断研究《文化生活》教学中的渗透途径,把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行有机整合,把国学教育的优秀思想当做培育高中生的最好教材。但是政治教师需要注意的是,渗透国学教育不是一蹴而就,是要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一方面,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对国学进行学习研究并有计划的引导学生;另一方面,也要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和心理进行全面的分析,发挥政治学科的优势,使学生在接受国学教育熏陶的同时,进而学会为人处世的的真谛。本研究关键之处在于把国学融入到《文化生活》的教学过程中,在了解渗透国学教育的必要性和国学教育的现状后,分析和挖掘《文化生活》教材内容,介绍渗透国学教育的途径和策略。而这些则需要利用好教材,并且选择好相应的教法,无疑是重中之重,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