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全称禽流行性感冒,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从呼吸系统到严重全身性败血症的传染性疾病,禽类感染后病死率很高。禽流感可在自然条件下感染人及多种动物。自1878年在意大利首次发现以来,禽流感陆续在全世界各国爆发,给各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尤其在近几年来,禽流感在东南亚一带频繁爆发,并出现人感染禽流感事件。为此,禽流感已成为具有重要公共卫生意义的传染病,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科学界普遍认为野生水禽是禽流感病毒的自然储存宿主,在病毒的繁殖和传播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野生水鸟是A型流感病毒的自然宿主,对于病毒的生态和繁殖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对中国境内的迁徙候鸟进行了禽流感流行病学分析,在2004-2005年间,分别从中国境内的7个野生鸟类自然保护区中采集了15种野生水鸟,共458份血清样本和1052份拭子样品,通过血凝抑制试验,运用H2-H13亚型的禽流感标准抗原检测血清的流感抗体,结果在白鹭、夜鹭、斑尾塍鹬、中杓鹬、青脚鹬几个品种鸟类中检测到有抗H2,H9,H10亚型流感病毒的低水平抗体(3log2),而其它迁徙鸟类中未检测到A型禽流感病毒抗体;病原分离方面:除斑头雁外,未能从其它迁徙鸟中分离到禽流感病毒。通过亚型鉴定表明所分离的病原为H5亚型高致病禽流感病毒,抗原分析发现,该分离株与其它几株地方流行株存在一定的抗原差异。 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分别扩增了禽流感病毒A/Bar-headed Goose/Qinghai/0510/05的8个基因片段即PA、PB1、PB2、NS、NP、M、HA、NA基因,将其分别克隆到PMD18-T载体后进行序列测定:并将克隆到的8个基因片段与GenBank发表的相应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绘制8基因的进化树。结果表明:所克隆到的8个片段均包含相应病毒基因的完整开放阅读框架:A/Bar-headed Goose/Qinghai/0510/05病毒与CK/ST/4231/03和Peregrine faclon/HK/D0028/04毒株得同源性最高,HA进化分析发现与A/Goose/Guangdong/1/96和A/Goose/Guangdong/3/97亲缘关系较远;推导的HA氨基酸序列分析,A/Bh Goose/QH/0510/05的血凝素(Heamgglutinin,HA)裂解位点符合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分子特征(ERRRKKR/G),第226位氨基酸是对禽类和哺乳细胞均具有亲嗜性的蛋氨酸(Met)。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在第48位氨基酸(颈部)后有20个氨基酸的缺失。碱性聚合酶2(PB2)的627位氨基酸是亲哺乳类细胞的赖氨酸(K)。研究结果说明A/Bar-headed Goose/Qinghai/0510/05病毒为一株高致病性强毒株。 研究了一株分离自斑头雁的H5N1禽流感病毒(A/Bar-he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