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企业竞争不断加剧,为保持我国经济快速稳定发展,不断提升综合国力,必须提高我科技创新水平,推进信息技术企业长期稳定发展。一方面,信息技术业企业必须适时进行有效率的创新投入,加强创新投入转化力度,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必须优化成本管理体制,提高成本管理效率。研究信息技术业成本粘性现象,对提高该行业成本管理水平,加强成本管控,增强信息技术业发展潜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研究了信息技术企业长期股权激励及短期薪酬激励对成本粘性的影响作用,并验证了企业高级管理者在受到激励后主要通过自由现金流这一中介变量对成本粘性产生影响作用的。 通过选用信息技术业2013-2017年财务数据为研究样本,利用Anderson等人的研究模型,并运用Excel以及Stata11统计软件进行实证检验,最终得到如下结论:(1)我国信息技术业企业存在明显的成本粘性现象;(2)信息技术业企业对高管实施长期股权激励,高管自身利益与企业长期利益相联系,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会利用企业的自由现金流进行更多的长期战略性投资,增加企业的长期价值,战略性投资的特点是调整成本较高,最终导致企业业务量下降时并不能及时削减相应成本,致使企业成本粘性上升;(3)信息技术业企业对高管实施短期薪酬激励,高管自身利益与企业短期绩效相联系,管理者为获得短期薪酬,在业务量下降的当期会及时削减相应成本,适当降低自身在职消费,保留更多的自由现金流用以偿还债务或分配股利,以提高自身的业绩评价,获得短期薪酬。此时,成本随业务量适时降低,企业成本粘性水平降低。 随着我国公司治理不断完善,高管激励制度也在日益改进,但目前仍存在一些不足部分,虽然目前的薪酬激励体制能够短期的缓解企业成本粘性,但是它是以损害企业长期价值为代价的;另外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我国企业长期股权激励程度太弱,并没有真正发挥长期激励的效果,应当加大长期激励程度。未来我国信息技术业企业应当通过适当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以确保成本粘性处在一个恰当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