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防屈曲支撑框架结构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地应用,推动着对它更为深入的研究。以往对防屈曲支撑框架结构的研究表明,在地震荷载作用下,防屈曲支撑钢框架特别要满足两项要求才能保证防屈曲支撑能在结构体系中充分发挥塑形变形能力。这两项要求是:1)要防止防屈曲支撑发生整体失稳;2)要防止防屈曲支撑节点板平面外屈曲。本文主要针对第二项要求进行研究,提出了三种不同形状和尺寸的新型防屈曲支撑节点板以及两种新型节点连接形式,并基于 ABAQUS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研究了节点板和节点连接形式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相对于传统的防屈曲支撑节点,新型节点更利于在防屈曲支撑和节点板之间传递荷载。在保证结构体系中的防屈曲支撑不发生整体失稳的条件下(构件的稳定承载力与内核单元屈服荷载的比值远远大于AISC的要求),对防屈曲支撑节点进行了参数分析。采用AISC-2010抗震规范中推荐的Pushover分析方法,本文提出的节点连接形式在结构达到2倍于设计极限位移时仍没有失效,能够承受防屈曲支撑对它的作用而没有发生平面外屈曲,因此在循环荷载作用下防屈曲支撑始终表现出稳定的滞回耗能能力。采用新型的节点形式,防屈曲支撑端部转角变小,而节点板高度与宽度比率过大或过小对结构的性能都十分不利,如果节点板高度与宽度基本相等时对结构的性能都最为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