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体作为机体获得性免疫的重要工具,在体液免疫反应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其特异性与有效性,因此人们不断尝试通过各种体外表达技术获得抗体,用于病毒病的研究与防治。从多克隆抗体制备技术到杂交瘤细胞技术,再到基因工程抗体制备技术的发展中,人们发现抗体制备仍然面临着难度大、耗时长、异源性反应等问题。基于此,近年来发展出从一种单个B淋巴细胞制备抗体的新兴技术,该方法依赖于流式分选技术,能够在单个B淋巴细胞中分离表达出大量天然构象的特异性抗体。本研究利用基于单个B淋巴细胞制备单克隆抗体技术,分别开展抗O型FMDV抗体、抗CPV抗体与抗RABV人源抗体的制备与鉴定。在健康C57BL/6小鼠脾脏悬浮液中,利用泛B细胞表面标记CD19的磁珠富集B细胞后,采用流式分选技术经过B220+/IgG1+/CD38+/O型FMDV抗原+分选,以19/500000的比例获得单个抗原特异性B细胞,随后利用单细胞反转录-巢式PCR反应,扩增获得8个抗体轻链可变区完整基因片段与19个抗体重链可变区完整基因片段,阳性比例分别为33.3%与79.2%,其中轻/重链天然配对的抗体基因只有6对,分别为:2-4 FAb、11-8 FAb、7-8 FAb、7-9 FAb、12-5 FAb和5-7 FAb;将其分别与含有轻/重链保守区的表达载体构建为轻/重链重组质粒后,转染入HEK-293细胞中表达出6株单克隆抗体,经过Western blot鉴定抗体轻/重链的表达,其结果显示只有3株抗体(5-7 FAb、11-8 FAb和12-5 FAb)的分子量大小与预期抗体大小一致(重链55 kD、轻链25kD);利用ELISA鉴定抗体类型结果显示3株抗体均属于IgG1型抗体,表明利用上述技术获得的B细胞均为IgG1+B细胞;免疫荧光试验证明3株抗体均能够在胞质内完整表达。通过ELISA对成功表达的3株抗体进行特异性检测,显示抗体均能特异性结合灭活的O型FMDV抗原,其A450nm值高于阴性对照组3倍左右;进一步通过免疫荧光试验证明,获得的3株抗体能够特异性结合细胞内复制的O型FMDV。同时利用该技术中对应的表达载体,我们构建了CPV鼠源重组抗体与抗RABV人源重组抗体轻/重链的表达质粒,并获得抗CPV鼠源重组抗体与抗RABV人源重组抗体各1株,经免疫荧光试验表明获得的抗CPV及RABV抗体均能够在胞质内表达且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微量中和试验表明抗RABV重组抗体具有一定的中和活性,其原液在按1:32稀释后有70%的中和效率,抗体经过浓缩后按1:168稀释仍然有60%的中和效率。本论文建立了单个B淋巴细胞直接制备单克隆抗体术,利用该技术从健康小鼠上通过磁珠富集、流式分选技术和单细胞PCR技术,在单个B淋巴细胞水平上筛选和鉴定出O型FMDV、CPV及RABV抗体,为开发基于抗体的病毒检测与治疗提供了新方法与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