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桥抗战作为发生时间最早的一次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役,它被学者研究的起步却较晚。笔者将江桥抗战的研究分为两个阶段,以1985为分水岭:1985年之前的研究为江桥抗战研究萌芽期;1985年之后的研究为江桥抗战研究的发展繁荣期。同时以近30年的江桥抗战研究成果为重点进行整理、归纳,使江桥抗战的研究有一个清晰的轮廓,得出可借鉴的结论。论文分为四个部分,包括引言、第一章江桥抗战研究历程、第二章江桥抗战研究中的探讨与争鸣、第三章江桥抗战研究学术成果评析与研究前瞻。笔者在引言中将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做了简要介绍。在第一章江桥抗战的研究历程中,笔者将江桥抗战研究的发展历程作了一般归纳,形成一条纵向发展横向兼顾的史学研究脉络。整篇学位论文重点是第二章。本章中,笔者将江桥抗战研究中的五个热点问题的研究及广大学者的论点做了综述,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所掌握的相关资料,提出自己的观点。如目前争议较大的江桥抗战定位问题,不仅涉及到江桥抗战本身的定位,还涉及到了史学界争论激烈的抗日战争开端问题。这一问题研究,关系到江桥抗战研究的未来走向。再如,江桥抗战后的马占山研究,虽然这一问题不属于江桥抗战研究的范畴,但该问题是江桥抗战研究衍生而来。马占山成名于江桥抗战,所以马占山的研究必将与江桥抗战研究息息相关。第三章,笔者将江桥抗战的研究成果做了评析,得出相应结论,希望对于研究江桥抗战的学者及相关人士提供借鉴。此外,笔者在第三章的最后对江桥抗战的研究作出前瞻,提出学者们触及较少或未曾触及的问题:如江桥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对于马占山部的支持问题;江桥抗战时,苏联对马占山部的帮助问题、江桥抗战在外文资料中的记载;再如全面抗战爆发后,马占山率东北挺进军在西北抗战时,对西北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等问题都未曾被学者研究。目前,尚无学者对江桥抗战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所以本综述是无借鉴下的基础探索,不足之处,请专家学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