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数字化技术改变了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和诠释的方式,建筑遗产保护工作者和相关专家对建筑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研究,不仅仅在于记录和传播,更在于建筑研究和价值重构。混合现实是一种新兴的数字技术,它是否适用以及如何将其应用于建筑遗产保护领域是具有跨学科和综合性的研究方向。由于混合现实的技术特性和交互特征,混合现实在历史建筑的时间和空间层面具有独特的表现特征,与建筑保护高度契合,为建筑遗产保护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思维和方法体系。籍此,本课题以建筑遗产数字化保护领域的相关内容为研究背景,通过深入剖析建筑遗产的特点和混合现实的技术特征,将混合现实技术置入建筑保护领域中进行深度考察,旨在探讨面向建筑遗产保护的混合现实信息系统设计策略,从而为混合现实技术在建筑保护领域的应用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相关实践参考。首先,本文在数字化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在建筑遗产保护领域引入混合现实技术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通过梳理数字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相关文献和应用案例,对当前保护领域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逐一分析,总结出混合现实在建筑信息采集、管理、储存和开发等保护工作中的特征和优势;其次,从混合现实技术角度切入,分析了混合现实的核心技术特点和其符合人类行为逻辑的交互特征,详细阐述了混合现实在建筑遗址中的空间形态、时间叙事和信息表达三个不同层次结构中完整性和多样性的表达特征;根据上述特征和建筑保护的需求,从系统内容、交互体验、三维视觉和多维时空形态四个方面,对面向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混合现实信息系统设计策略进行深度揭示。针对混合现实建筑空间中会出现的三维信息内容欠缺、信息表达单一等研究难点,将多样化的数字信息进行分类,并遵循复杂性、原真性和多维度原则构建混合现实建筑信息模型,以此作为系统内容的设计策略。同时,从交互体验角度出发,提出了场景感知的准确性、辅助认知的交互引导、符合人类行为逻辑的交互方式、实时的交互反馈,以及运用数字化工具代替物理工具的设计策略,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信息表达和信息互动的方式,从而实现融入式的建筑空间交互体验设计。从可视空间虚实融合的真实性、三维界面布局的合理性和视觉元素的可读性三个方面构建了混合现实系统的视觉设计策略,以此解决建筑空间中用户对于三维信息的感知欠缺、认知和交互难理解等问题。古建筑是历史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具有丰富的历史社会和文化艺术信息。针对这部分建筑信息的记录和展示需要结合混合现实的时空重叠特征,运用合理的叙事方式从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解读历史建筑;最后,将这种混合现实的系统设计策略在保国寺大殿中加以实践,以提供混合现实技术在建筑遗产保护中应用策略和方法论的实际案例研究,从而与现有的数字化保护模式形成相得益彰的互补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