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高墩连续刚构桥在我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西部地区的初步调查表明:在已建成及正在设计规划中的高等级公路中,墩高超过30m的高墩桥梁占桥梁总数的40%以上,而目前的《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08)只适用于跨径不超过150m,墩高不超过30m的桥梁。同时,我国是个地震多发的国家,桥梁是交通生命线的枢纽工程,2008汶川地震中桥梁破坏对灾区救援和灾后重建造成极大困难。因此,对高墩大跨度桥梁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展开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合理的结构分析模型、地震动的输入以及结构的反应,是结构抗震三个主要问题。本文基于纤维模型的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有限元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空间变异性对该桥地震响应的影响,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
1.基于材料本构模型的钢筋混凝土杆件纤维模型,是分析结构非线性问题的一种理想方法,本文基于纤维模型编制的THUFIER程序的基础上建立了高墩的有限元模型,并对纤维模型的原理及各参数取值进行了简单介绍。
2.良好的地震动描述是结构分析的基础,本文研究了两种生成多点人工地震动的方法。一种是基于互功率谱的多点地震动模拟,另一种是基于反应谱拟合的多点地震动的模拟,对模拟过程中所用参数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两个模拟实例。
3.对长大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中的多点输入问题及实现方法的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和讨论了加速度输入与位移输入多点激励动力平衡方程式的实际应用,并对大质量方法进行了介绍,给出了大质量方法的具体实现步骤、实现过程中的参数取值。
4.分析了地震动的空间变异性对高墩连续刚构桥地震反应的影响,并对多点激励下高墩连续刚构桥反应与一致激励下高墩连续刚构桥反应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1)行波效应对于连续刚构桥影响显著:(2)部分相干效应影响不明显:从而说明高墩连续刚构桥设计要适当考虑行波效应的影响,可以忽略部分相干效应。
5.一维及二维地震动对高墩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的影响做了分析,结果表明:二维地震动输入时的纵桥向位移及内力与一维输入时大致相等;桥墩墩底将主要承受横桥向的地震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