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纤维模型的高墩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分析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e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高墩连续刚构桥在我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西部地区的初步调查表明:在已建成及正在设计规划中的高等级公路中,墩高超过30m的高墩桥梁占桥梁总数的40%以上,而目前的《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08)只适用于跨径不超过150m,墩高不超过30m的桥梁。同时,我国是个地震多发的国家,桥梁是交通生命线的枢纽工程,2008汶川地震中桥梁破坏对灾区救援和灾后重建造成极大困难。因此,对高墩大跨度桥梁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展开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合理的结构分析模型、地震动的输入以及结构的反应,是结构抗震三个主要问题。本文基于纤维模型的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有限元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空间变异性对该桥地震响应的影响,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 1.基于材料本构模型的钢筋混凝土杆件纤维模型,是分析结构非线性问题的一种理想方法,本文基于纤维模型编制的THUFIER程序的基础上建立了高墩的有限元模型,并对纤维模型的原理及各参数取值进行了简单介绍。 2.良好的地震动描述是结构分析的基础,本文研究了两种生成多点人工地震动的方法。一种是基于互功率谱的多点地震动模拟,另一种是基于反应谱拟合的多点地震动的模拟,对模拟过程中所用参数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两个模拟实例。 3.对长大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中的多点输入问题及实现方法的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和讨论了加速度输入与位移输入多点激励动力平衡方程式的实际应用,并对大质量方法进行了介绍,给出了大质量方法的具体实现步骤、实现过程中的参数取值。 4.分析了地震动的空间变异性对高墩连续刚构桥地震反应的影响,并对多点激励下高墩连续刚构桥反应与一致激励下高墩连续刚构桥反应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1)行波效应对于连续刚构桥影响显著:(2)部分相干效应影响不明显:从而说明高墩连续刚构桥设计要适当考虑行波效应的影响,可以忽略部分相干效应。 5.一维及二维地震动对高墩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的影响做了分析,结果表明:二维地震动输入时的纵桥向位移及内力与一维输入时大致相等;桥墩墩底将主要承受横桥向的地震力。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全自动静动三轴双向耦合剪切仪,针对福建标准松砂分别在均等固结与非均等固结条件下进行了动三轴不排水剪切试验,对比分析了轴向振动、径向振动、相位差分别为0°和180
本文根据广西公路管理局提供的所有进行桥梁通行许可权审批的超限车数据,选取了其中的六轴超限车作为研究对象,拟合出10000组超限车车轴数据,拟定出它们在通行桥梁时进行许可
客运专线因其实行客货分运而具有快速、安全的特点,越来越成为国内旅客运输的重要方式。为保证开通后按照设计速度运营后列车的安全性、平稳性和旅客的舒适性,客运专线采用了
本文研究内容为水闸、水坝和其它防洪或港口等水利工程建筑物变形的精确测量提供了技术指导。为监测水利工程建筑物的位移定义了准确的、程序化的质量控制标准。并对水利工程
铸钢节点以其众多的优异性能,己在国内外各类结构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国内外铸钢节点的发展现状,介绍了我国铸钢节点的应用以及铸钢节点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研究状况
基于江西奥林中心主体育场的温度场、温度收缩应力及变形的监测及弯曲超长混凝土结构温度作用的有限元分析,对弯曲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场和温度收缩应力及变形进行了较为深入
隔震结构体系是区别传统抗震结构体系的一种被动控制体系,通过设置隔震层来吸收并消耗地震能量,减少结构的地震反应,确保结构的安全。隔震结构体系改变了传统抗震结构体系的
齿板连接由于可批量生产、施工方便近年来在轻型木结构中越来越多的被采用,将其引进使用到国内的轻型木结构、乃至竹结构中具有很大意义。GluBam胶合竹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材
近些年来,在钢结构建筑中利用中心支撑进行抗震设计已经得到广泛的接受和认可。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抗侧力体系—中心钢板剪力墙支撑钢框架结构,它结合了中心支撑框架的强度
由于历史和资金的原因,我国大部分20世纪后期修建的桥梁仍在营运使用,但其桥面宽度已无法满足现代交通的通行要求,成为制约我国公路运输事业发展的瓶颈。对这些旧桥如要全部推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