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F对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和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

来源 :天津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_z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是基因缺陷导致的视网膜进行性营养不良性退行病变。其病理损害包括光感受器细胞进行性凋亡及色素上皮细胞的变性,最终引起夜盲、进行性视野缩小、视力下降,终致失明。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每3000-5000人中即有一位是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国内约有超过40万的视网膜变性患者。RP晚期患者视力低下,生活质量差,给社会和家人带来沉重的负担。从理论上来讲,基因治疗是治疗RP最理想的手段,但目前研究却未取得重大突破。究其原因,一方面与RP患者具有遗传异质性及多效性,难以找到针对RP基因治疗的切入点有关。另一方面,基因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讲,目前RP仍无切实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治疗方面研究的重点逐渐转向通过药物(包括神经营养因子)治疗,试图减缓光感受器细胞变性的速度,使患者维持更久的有用视力。RP的病理机制研究发现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的关键蛋白参与调控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凋亡及光感受器细胞的损伤,但某些关键蛋白(如Transcriptional factor C/EBP homologous protein,CHOP)的作用到底是促进凋亡还是减轻损伤,却存在争论。视网膜缺血再灌注(Retinal ischemia-reperfusion,RIR)的病理过程和许多眼科疾病相关,如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和脉络膜血管阻塞性疾病等。目前已知,造成视网膜病理损伤的主要因素是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再灌注的血流对组织细胞造成的一系列损伤,导致视网膜内层(主要包括:内核层、内丛状层及神经节细胞层)变薄,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RGC)数量减少和凋亡,视功能下降,如无有效的治疗终致失明。RIR损伤的病理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目前认为内质网应激对RIR引起的神经节细胞凋亡起着重要作用,但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MANF(mesencephalic astrocyt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又名ARMET(argi-ninerich,mutatedinearlystageoftumors)是一类新型的神经营养因子,2003年由Petrova等人首次在体外传代的大鼠中脑Ⅰ型星形胶质细胞的培养基中分离而来,哺乳动物的MANF广泛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实验证实MANF能促进体外多巴胺神经元存活,特异性地减轻多巴胺类神经元细胞的损伤。我们的前期研究也发现,MANF能延缓S334-3转基因大鼠光感受器细胞的退行性变。那么,MANF能否也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产生类似的保护作用?本研究拟运用基因干扰,免疫组化等方法,观察MANF预处理后RIR过程中RGC凋亡的情况,探讨MANF能否对RIR后RGC的凋亡产生保护作用。众所周知,MANF在细胞外有神经营养因子活性,在细胞内作为一种内质网应激反应蛋白,参与ERS反应保护细胞。因此,我们拟通过检测MANF对S334-3转基因大鼠ERS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寻找MANF经ERS途径保护视网膜光感受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及信号通路。为研究MANF对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和神经节细胞保护作用提供理论依据,寻找MANF保护视网膜作用的分子信号通路和作用靶点,研发新的治疗药物和手段。第一部分MANF对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保护作用的机制和分子信号通路目的观察MANF对S334-3视紫红质突变转基因大鼠视网膜的光感受器细胞(Retinal photoreceptor cells)的保护作用,通过检测ERS相关蛋白的表达,研究MANF保护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的作用机制和相关的分子信号通路。方法应用环氧树脂视网膜组织超薄切片技术,观察玻璃体腔内注入MANF(5μg/2μl)后,S334-3大鼠视网膜组织病理变化。检测不同日龄(PD6、PD8、PD10、PD12、PD14、PD16、PD18、PD20)S334-3大鼠ERS的标记蛋白(CHOP,ATF6,IRE1α,BIP,PERK),观察ERS相关蛋白含量随RP病程进展的变化规律。分别给S334-3大鼠和正常SD大鼠右眼注入MANF(5μg/2μl),左眼注入2μl PBS做对照组,Western Blotting检测注入MANF后不同时间点(6h,12h,24h,48h,72h)ERS相关蛋白(CHOP,ATF6,IRE1α,BIP,PERK)的表达及蛋白含量变化的规律。结果玻璃体腔内注射MANF能延缓S334ter-3大鼠视网膜外核层(Outer Nuclear Layer,ONL)萎缩变薄,改善细胞形态,减少细胞凋亡,而其他细胞层变化不明显。PD10-20的S334-3大鼠在RP快速进展期间,未检测到ERS相关蛋白(Bi P,IRE1α,PERK,ATF6,CHOP)表达。在S334-3大鼠玻璃体腔内注射MANF6小时后,即可检测到ATF6和CHOP的表达出现急剧地升高,CHOP含量12小时达峰值,随后开始下降,浓度升高一直持续到48小时。ATF6的含量在注射后6小时最高,随后迅速下降,12小时后即降至正常。CHOP含量升高持续的时间较ATF6长。SD大鼠玻璃体腔内注射MANF6小时后,ATF6和CHOP的表达呈现一致性上升,CHOP含量逐渐上升,ATF6含量在注射后12h稍下降,随后再次升高,二者的含量均在24h后达峰值(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二类大鼠视网膜组织中IRE1α、BIP、PERK蛋白含量在各时间点均无任何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ANF可抑制S334-3大鼠视网膜感光细胞的凋亡,延缓RP的病程。ERS未直接参与S334-3大鼠RP快速进展的病程。外源性的MANF可能通过激活ATF6途径,上调CHOP的表达,诱发ERS启动对S334-3大鼠光感受器细胞的保护作用。第二部分MANF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造成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的作用目的通过观察玻璃体腔内注射MANF预处理后再行RIR,检测C57BL/6J小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的情况,研究MANF对RIR造成的RGC凋亡的作用。方法应用基因转染技术将MANF基因转染至细胞系,构建转染MANF的腺病毒载体(AAV-MANF)。给C57BL/6J小鼠玻璃体腔注射AAV-MANF,通过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技术,验证MANF能否在视网膜组织中持续稳定地表达。给C57BL/6J小鼠分别做如下预处理RIR(MANF注射组、PBS注射组、干针假注射组和不处理组),次日制作RIR模型,1周后采用Neu N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各组RIR后RGC凋亡的情况。给C57BL/6J小鼠做如下预处理(AAV-MANF组、AAV-GFP组和不处理组),次日制作RIR模型,3周后采用Neu N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各组RIR后RGC凋亡情况,通过Image J图片分析软件计算各组RGC存活率,比较存活率的差异。采用Western blot、免疫组化染色等技术,检测MANF在视网膜组织中的定位表达。结果基因转染技术构建AAV-MANF成功,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结果证实玻璃体腔内注射AAV-MANF后,MANF能在视网膜组织中持续稳定地表达。玻璃体腔内注射MANF能抑制RIR后RGC的凋亡,但效果并不显著,RGC存活率仅32%,和注射PBS组(27%)相比,细胞存活率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针组(假注射组)RGC的存活率(44%)甚至比MANF组的存活率(32%)高,且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0.05)。注射AAV-MANF组RGC存活率达78%,和其他两组(AAV-GFP组21%和不处理组25%)相比,RGC存活率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玻璃体腔注射AAV-MANF后,MANF主要在Muller细胞(包括细胞体部,纤维突及终足)及神经节细胞中的表达。结论MANF对RIR类疾病进程中RGC的凋亡具有保护作用。MANF有望成为预防和治疗RIR类疾病中RGC凋亡的新选择,而通过玻璃体腔内注射基因转染技术构建的AAV-MANF是一种有效的给药方式。
其他文献
【正】 什么是效率化工作所谓效率化工作,是指以工业工程学的方法为主,辅以质量管理、价值工程、运筹学等其他管理技术方法,加以运用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各项工作的效率,
重金属在环境中不能被微生物降解,属于持久性污染物。其不仅对环境中的生物个体造成直接伤害,还能沿食物链进行富集,危害生态系统。重金属污染、生态危害以及修复问题已引起
目的:探讨视神经急慢性损伤后的病理变化及损伤机理。 方法:(1) 建立猫急性视神经压迫损伤动物模型:模仿临床上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暴露视神经,以无创血管夹夹持视神经20秒,
西州密25号哈密瓜,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葡萄瓜果开发研究中心选育,适合保护地种植。2014年渭南市引进试种后,表现出长势健壮、易管理、耐热耐湿、抗枯萎病、抗蚜虫等特点。果
无线传感器网络作为新兴前沿技术,正在转变着人类信息世界与物理世界的交互方式,在各种领域都得到较广泛的应用。尤其是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和普及,进一步推动无线传感器网络
目的:利用模拟人Apert综合征的FGFR2S252W/+小鼠模型,研究ERK信号通路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FG‐FR2)功能持续增强对软骨内成骨过程的影响。方法动物繁殖、鉴定后分为FGFR2功
本文通过对人体体能中三种供能系统供能特点的分析,剖析了运动员在400m跑中体能分配的生理学机制,根据人体体能中三种能量在400m跑中所起的作用,提出在400m跑中科学地安排运动员
研究了鄱阳湖平原湖泊水生植物群落类型多样性、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群落盖度与生物量,探讨了主要优势种的繁殖策略及多样性保护的有效途径.结果表明:鄱阳湖平原湖泊现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