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灯塔去》:自性的实现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198810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弗吉尼亚·吴尔夫是英国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在小说、艺术评论等创作方面成就卓著。发表于1927年的著名意识流及女性主义小说《到灯塔去》以其内涵深刻,耐人寻味而著称文坛,为她奠定了20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家的地位。 本文着眼于吴尔夫一向提倡的非个人化写作、女性主义思想以及对人类心理关注等特点,尝试从心理分析角度出发,运用荣格有关自性的论述,来探讨小说的女性主义思想内涵。文章通过对小说中三位女性人物的心理分析,试论小说对自性实现过程的展示。文章认为,作为传统女性象征的拉姆齐夫人,由于完全压抑了自身的阿尼玛斯,出现心理失衡,因而是自性实现过程的失败例证,而凯姆和莉丽经过努力,采用不同方式实现了自性,因而是成功的范例。凯姆在保住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方式的同时,力图使自身的阿尼玛斯不受压制,而莉丽则释放了其女性特征,并使其与自身的阿尼玛斯结合,最后终于展现出其一直无法外露的同情心,并在画布上描绘出多年来一直未能捕捉到的景象,以此完成了个性化过程。文章同时注意到作者为突出人物形象所采用的主要意象和结构,认为灯塔、窗户、时光流逝及度假屋等物象是吴尔夫精心设计的象征物,对人物塑造起到了有效的烘托作用,也强化了作者对女性通过抗争而最终实现自性等观点的阐发。 通过深入分析,本文在一定程度上探索了吴尔夫的女性主义观点,即女性有着内心需求,需要不断寻求并真正实现自性。
其他文献
最近几年来,更多研究者把研究重点从教师的教转移到教师的学。能激发教师终身职业发展的合作学习越来越受到教育界人士的关注。本文通过剖析浙江省某所高职院校两个教师学习群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由于二十世纪中叶以来电影电视等新兴媒体和年轻艺术的迅猛发展,严肃的戏剧创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于是在评论界和商业票房上均取得极大成功的当代英国剧作家汤姆·斯托帕
摘要 从培肥土壤、优良品种利用、科学施肥、构建高产群体、防倒防冻抗逆栽培、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等方面阐述淮北地区小麦持续高产、稳产的关键技术,以指导小麦的栽培。  关键词 小麦;四良配套;持续高产;淮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0-0055-02  淮北地区位于黄淮海南端,在我国地处北纬33°~34°,是我国小麦生产潜力较大的区域,近年
在翻译活动中,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扮演着独特的角色。在文学翻译中,译者对主体性的发挥是不可避免,也是不可或缺的。然而翻译主体长期遭到了遮蔽,从而出现了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