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锂离子动力电池在经历高温、挤压、过充电等滥用工况时,容易发生热失控,甚至出现着火爆炸等安全事故,电池安全性成为影响电动汽车发展的重要阻力之一,因此开展锂离子动力电池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锂离子动力电池在经历高温、挤压、过充电等滥用工况时,容易发生热失控,甚至出现着火爆炸等安全事故,电池安全性成为影响电动汽车发展的重要阻力之一,因此开展锂离子动力电池在滥用工况下的安全性研究十分必要。论文首先完成了铝塑膜锂离子动力电池在高温、过充电、高温-过充电耦合与过放电-过充电耦合四种滥用工况下的实验,获得了电池热失控过程中的电压、电流,阻抗和表面温度分布等关键数据。然后建立了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热电耦合模型,该模型由一维电化学模型和三维热传导模型组成,其中电化学模型包括电极动力学方程、过充电潜伏期生热模型和副反应生热模型,过充电潜伏期生热采用电池阻抗实部的欧姆热来计算,副反应生热模型使用基于Arrhenius方程的计算方法得到各个阶段的副反应速率和生热率。三维热传导模型基于三维热扩散微分方程和第三类边界条件,并将潜伏期生热和热失控副反应生热作为内部生热处理,与电化学模型一起在软件中仿真模拟电池滥用工况下的热失控特性,并通过正常循环充放电实验和滥用工况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通过实验和仿真结果分析,高温实验中,当电池表面温度达到100℃时,表面温度高于内部温度,电池内部开始有SEI膜分解副反应发生。在过充电滥用工况下,电池内部温度高于表面温度,并且由于电压过高,使得电解液和SEI膜在电池表面温度低于100℃时就发生了分解,分解后产生的热量加速了其他材料的副反应速率,从而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气体和热引发电池热失控。过放电工况会造成电池内部短路,使得再进行过充电时增加了新的热源,让电池变得更加危险。采用上述热失控模型,开展了电池组热失控传播特性和安全防护设计仿真分析,仿真实验发现当电池模组单体之间空气间隙大于4mm,或者使用阻燃隔热板时可以大大减弱热失控在单体之间传播的危害程度。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Android应用数量呈爆发式增长,而其中的恶意软件数量也随之增长。如何有效的检测出隐藏在正常应用中的这些恶意应用,为用户提供有效的鉴别信息,已
唐·伊德作为后现象学技术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以其多元、具象的视角描绘了经验转向下的技术现状,完成由纯粹现象学研究到后现象学体系的搭建,对技术哲学理论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为了更加准确地理解伊德的技术现象学,本文把握住伊德将技术现象作为研究对象这一点对其思想进行系统整理,并结合当下技术实践问题展开思考和探究。本文首先介绍伊德技术哲学的理论渊源,早期伊德着重于“做”现象学,将胡塞尔、梅洛·庞蒂、海德格尔
微操作机器人系统是指能够在微米尺度下实现高精密操作的机器人系统,它的出现为电子、材料、先进制造和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目前,人体组织、器官的衰竭
电子管风琴是一架既有传承性又具有创新性的乐器,它既是管风琴的传承者,也是随着科技进步潮流发展的主流电子乐器。它是一种依靠电子模拟发声技术将各种乐器整合为一体的现代乐器,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一个人用它进行演奏就能模拟一组交响乐队、电子乐队或民族乐队的音响效果。电子管风琴改编曲在电子管风琴作品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三桔之爱》组曲就是改编曲中比较经典的一首。该作品是普罗科菲耶夫创作的一首极具表现性的由歌剧改编
卡尔·玛利亚·冯·韦伯是德国著名的音乐家,也是19世纪浪漫主义初期最重要的作曲家,他为浪漫主义时期歌剧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一生中总共创作了七套单簧管音乐作品,对单簧管音乐的创作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贝拉·科瓦奇不仅是匈牙利杰出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同时还是著名单簧管演奏家。他通过模仿九位音乐巨匠的作曲风格及写作手法,创作出《向大师致敬》这部无伴奏作品集,其中的《向韦伯致敬》是最脍炙人口的单簧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革新,机器翻译技术的研究步伐也不断向前迈进,神经机器翻译在蒙汉双语平行语料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由于蒙古文构词形态复杂,语料规模较
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影响下,足球运动的影响力日益增加。足球迷群体也成为规模最大的体育迷群体之一。作为球迷群体的一个典型代表,足球流氓拥有独特的亚文化风格,对主流文
曹端作为明代初期的理学家,其思想理论是在程朱理学基础之上发展而来,并通过当时的时代背景与自身的所思所想对之做了进一步的丰富与发展,他的思想虽然学宗程朱,但是在他的心性论与工夫论中也具有着心学思想的萌芽,故其极为重视“心”的作用,因此他的学说也被称为“事心之学”。在明朝中前期,程朱理学在封建统治社会中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而到了明朝中后期,阳明心学已经可与程朱理学分庭抗礼,甚至有风头更甚之势。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