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在“家长签字”背后的世界——对兰州市某小学家校合作的知识学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ongqiangis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长签字”作为学校和家长联系的一种方式,是密切家校之间关系的重要沟通方式,是家长和教师之间平等交流的一种途径。本文透过对“家长签字”的分析研究,进一步去探析目前家校合作的困境。家校合作应是丰富化、平等、双向交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活动,但是在技术理性的影响之下家校合作被“扭曲”了,结果家校合作变得被“工具化”、“模式化”,被固定在一个模式中,只是追求“数量”和“规格”的达标。  基于对以往研究不足的反思和对已有研究的分析,本论文以“家长签字”为切入点,运用知识分析的方法将家校合作这种动态变化的对象作为“文本”对其进行分析,着眼于家校合作背后所隐藏的不同知识观,对这些不同的知识观进行“微观”分析。通过研究在教育活动中所存在的各种权力机制的运行和对人无形的规训,进一步去揭示家校合作中互相“博弈”的不同知识观所产生的机制。本文的研究是采用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相结合的实地调查研究方法,以期将真实的“家长签字”及家校合作的情形呈现在读者面前。通过研究发现,由于某种霸权知识的控制,“家长签字”已经远离人们的期望,微观权力渗透到家校合作的方方面面。当家校合作被运用成一种控制人的工具时,我们身处其中的个体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模式化了的家校合作、模式化了的人。  因此,需要克服技术理性和科学知识对家校合作的规训,改变家校合作的固化模式,创立多元化的合作方式。家校合作应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世界当中,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也只有当教育重新回归到生活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家校合作。
其他文献
社会创造力是在社会互动和交往过程中产生的创造力,是个体运用新颖、有效且适当的方式解决社会问题的特质(Gu,2011)。已有大量研究者关注社会环境因素对个体创造力的影响。此外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医疗保障事业的改善,计划生育政策的严格执行,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也在加快。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统
期刊
在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全面深化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职场。如今的双职工夫妻,需要同时面对高水平的工作需求和家庭需求,给我国企业员工的工作-家庭平衡实践带来了严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学生自豪感、性格优点特点以及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我国中学生施测真实自豪感与自大自豪感量表、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量表和性格优点儿童版量表,并对
物质主义是一种强调拥有物质财富重要性的个人价值观。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人沉溺于物质享受和追求品牌表现自我,这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并且在青年群体中更为凸显
教师信息素养是近年来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热点问题,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对教学改革正在产生明显的影响。如何在新课程改革中加强语文教师的信息素养,对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