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源头,早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希腊人就开始摆脱那种以宗教和神话来解释自然现象的作法,开始运用自己的理性,以自然来解释自然,这样的哲学家包括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赫拉克利特等人。他们在经验观察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自然界万物的本原的问题,也就是关于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以及万物的牛成变化和运动问题,他们的哲学因而被称为自然哲学,也叫做宇宙论。然而,他们的思想都具有朴素、直观的特征。
稍后的毕达哥拉期学派提出了一种不同于之前那些哲学家的本原,即数。毕达哥拉斯的数与泰勒斯等人的水、火、气、无定相比已经具有了相当高的程度的普遍性,不过毕达哥拉斯仍然认为事物的本原是多,而爱利亚的克塞诺芬尼进一步把宇宙万物的本原抽象为“一”,他们的思想与之前的那些自然哲学家都有了很大的不同,已经开始了向本体论的过渡。宇宙论探讨的是万物的本原问题,寻找的是时间上在先的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而本体论要探讨的是万物的原则和本质问题。在毕达哥拉斯和克塞诺芬尼的影响下,巴门尼德提出了他的存在论。
关于巴门尼德的存在论,有学者主张其就是第一种形态的本体论,但有学者也主张不是巴门尼德,而是柏拉图才真正开创了本体论的先河。要想弄清楚是否是巴门尼德开创了本体论这个问题,首先要对西方哲学史中的本体论有清楚的认识,界定清楚它是研究什么的学问,又具有哪些特征等,清楚了这一点,然后再把巴门尼德的存在论与之相比照,从中可以发现,巴门尼德的存在论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方法等都与本体论是相一致的,因而可以肯定地说巴门尼德肇始了宇宙论向本体论的转向。
巴门尼德开创的本体论哲学,在经过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之后,基本上完成了宇宙论向本体论的转变,柏拉图的理念论确立了本体论所要研究的问题,而亚里士多德的范畴学说和形式逻辑又为本体论提供了有效的推理工具。到了中世纪的时候,这二者在基督教神学中得到了结合,从而使本体论达到了成熟的阶段。而本体论发展到了笛卡尔的时候,其中所蕴含的认识论问题突出了出来,认识论开始成为哲学的主流,其中两个最主要的理论流派是唯理论和经验论。这两派一直争论不休,后来康德对二者进行了调和,发展出了自己的批判哲学的体系,康德对传统的形而上学进行了批判,否定了关于本体论的知识的可能性。在康德之后,黑格尔仍然建立了一个十分严谨与宏大的本体论哲学体系,不过这也是本体论的最高与最后的阶段,巴门尼德开创的本体论至此也走向了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