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与评估外用中药“银芪软膏”对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足患者的疗效,对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足患者血清中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VEGF、bFGF)含量的影响,对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足患者血清中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TNF-α、IL-6)含量的影响。方法:收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周围血管科住院部及门诊于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诊断为糖尿病足的患者共66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25例。将入选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每组33例患者。在相同的基础内科治疗下,治疗组使用银芪软膏外用治疗创面、对照组使用百多邦软膏外用治疗创面。两组患者均进行每周四次(周一、周三、周五、周日)的换药。分别收集两组患者入组时的基本信息,并采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8天后的创面面积、中医证候评分、血清中VEGF、bFGF、TNF-α、IL-6的含量,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创面面积、创面改善率、中医证候评分、血清中VEGF、bFGF、TNF-α、IL-6的含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在性别、年龄、BMI、血压、心率、呼吸等方面,两组间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创面面积:治疗前两组间创面面积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间创面面积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创面面积均小于治疗前创面面积(P均<0.05);3.两组患者创面改善率:治疗组患者的创面改善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创面改善率(P<0.05);4.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前两组间在中医证候主症评分、中医证候次症评分、中医证候总分方面无明显差异(P均>0.05),有可比性。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主症评分、中医证候总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中医证候主症评分、中医证候总分(P均<0.05),两组患者中医证候次症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主症评分、中医证候总分均低于治疗前患者的中医证候主症评分、中医证候总分(P均<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次症评分无明显差异(P均>0.05);5.两组患者血清中生长因子(VEGF、bFGF)含量:治疗前两组间血清中VEGF、bFGF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中VEGF、bFGF含量均高于对照组患者血清中VEGF、bFGF含量(P均<0.05)。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VEGF、bFGF含量均高于治疗前血清中VEGF、bFGF含量(P均<0.05);6.两组患者血清中炎性因子(TNF-α、IL-6)含量:治疗前两组间血清中TNF-α、IL-6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中TNF-α、IL-6含量均低于对照组患者血清中TNF-α、IL-6含量(P均<0.05)。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TNF-α、IL-6含量均低于治疗前血清中TNF-α、IL-6含量(P均<0.05)。结论:银芪软膏在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足方面具有一定疗效,在缩小创面面积、减小创口深度、减少创面渗出与脓液、改善肉芽状态、创周红肿方面有良好临床效果,银芪软膏可以提高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足患者机体内生长因子(VEGF、bFGF)的含量、降低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足患者机体内炎性因子(TNF-α、IL-6)的含量,可以在临床中更大规模的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