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抗旱剂处理对玉米抗旱性的影响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EM、旱地龙、木醋液三种抗旱剂,不耐旱的沈农87和耐旱的沈单16两个玉米杂交种为试验材料,在玉米萌芽期、苗期、大喇叭口期、抽雄期进行水分胁迫,系统的研究了抗旱剂对玉米抗旱性的影响。在研究过程中,从产量性状、形态特征,以及生理特性三个方面出发,综合分析了旱地龙、EM和木醋液应用效果及作用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渗透胁迫下,抗旱剂浸种提高了胚根长、胚芽长、胚根干重,同时还缩短了发芽时间,提高了发芽率。种子萌发抗旱指数可以直接反应种子萌发期的抗旱性,其中EM浸种的种子萌发抗旱指数最高。2.苗期中度水分胁迫下,抗旱剂浸种减小了干旱对玉米的伤害。根系性状表现在根长、根体积、根干重、根系的总吸收面积、根系的活跃吸收面积在干旱条件下有一定的提高;地上部性状表现在株高、地上部干重、叶面积在干旱条件下有一定的提高;在生理特性上,提高了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降低了离体叶片失水速率,减小了膜伤害。其中EM浸种的处理效果最明显。3.在大喇叭口期、抽雄期中度水分胁迫下,喷施抗旱剂的玉米与对照相比表现出一定的优势。抗旱剂处理玉米的株高、叶面积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抗旱剂处理的玉米生理代谢也发生了变化,膜相对透性、丙二醛含量降低,相对含水量、叶片水势、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升高,保护系统酶SOD、CAT、POD活性也有一定的提高。其中旱地龙和EM的效果较好。4.抽雄期中度水分胁迫下,喷施抗旱剂降低了玉米的减产幅度。其主要原因是穗长、穗粒数、粒重增加,其中粒重增加幅度较大。水分胁迫下,旱地龙处理增产幅度最大、EM次之,木醋液效果最差。品种间沈农87的增产幅度大于沈单16。
其他文献
试验于2001-2002年在东北农业大学小麦研究室盆栽场进行。以不同品质类型春小麦为材料,研究不同氮硫处理淀粉及其组分的形成和积累及其与品质的关系,以及氮硫处理对淀粉积累和籽粒主要品质性状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品种同一氮不同硫处理总淀粉与支链淀粉动态积累趋势基本相同,随着籽粒灌浆进程,总淀粉及支链淀粉的积累量总体上呈增加趋势。总淀粉和支链淀粉在开花后5天左右开始积累,但不同硫处理起始积累量
目前我国杂交稻的米质远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稻米品质亟待改良。对水稻品质进行改良,需要从外源种质资源中发掘和利用新的优良基因资源。构建近等基因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汕优63是我国种植面积很大的一个杂交组合,珍汕97B(ZS97B)是汕优63的不育系(ZS97A)的保持系。我们以ZS97B为受体(轮回)亲本,以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180余份品种资源为供体亲本,开展大规模的杂交、回交,把控制品
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家,而胃癌筛查对其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的筛查手段包括胃镜筛查、血清学筛查、幽门螺杆菌筛查、上消化道钡餐筛查,然而何种筛查手段具有
期刊
棉纤维发育对温度反应极为敏感,棉纤维发育不同时期对高温胁迫的响应不同。随着全球温室化效应加剧及花铃期短期极端高温气象条件爆发日趋频繁,短期高温胁迫势将成为影响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