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EM、旱地龙、木醋液三种抗旱剂,不耐旱的沈农87和耐旱的沈单16两个玉米杂交种为试验材料,在玉米萌芽期、苗期、大喇叭口期、抽雄期进行水分胁迫,系统的研究了抗旱剂对玉米抗旱性的影响。在研究过程中,从产量性状、形态特征,以及生理特性三个方面出发,综合分析了旱地龙、EM和木醋液应用效果及作用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渗透胁迫下,抗旱剂浸种提高了胚根长、胚芽长、胚根干重,同时还缩短了发芽时间,提高了发芽率。种子萌发抗旱指数可以直接反应种子萌发期的抗旱性,其中EM浸种的种子萌发抗旱指数最高。2.苗期中度水分胁迫下,抗旱剂浸种减小了干旱对玉米的伤害。根系性状表现在根长、根体积、根干重、根系的总吸收面积、根系的活跃吸收面积在干旱条件下有一定的提高;地上部性状表现在株高、地上部干重、叶面积在干旱条件下有一定的提高;在生理特性上,提高了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降低了离体叶片失水速率,减小了膜伤害。其中EM浸种的处理效果最明显。3.在大喇叭口期、抽雄期中度水分胁迫下,喷施抗旱剂的玉米与对照相比表现出一定的优势。抗旱剂处理玉米的株高、叶面积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抗旱剂处理的玉米生理代谢也发生了变化,膜相对透性、丙二醛含量降低,相对含水量、叶片水势、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升高,保护系统酶SOD、CAT、POD活性也有一定的提高。其中旱地龙和EM的效果较好。4.抽雄期中度水分胁迫下,喷施抗旱剂降低了玉米的减产幅度。其主要原因是穗长、穗粒数、粒重增加,其中粒重增加幅度较大。水分胁迫下,旱地龙处理增产幅度最大、EM次之,木醋液效果最差。品种间沈农87的增产幅度大于沈单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