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房价及汇率对我国货币需求影响——基于货币需求函数的构建与检验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发展带来居民财富增加,金融创新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形成。新环境下居民资产配置情况变得更为复杂,更多的金融资产走入到居民视线之中,成为被选择对象。相对于改革开放初期,居民可以作出更多选择来满足已有财富的保值、增值需求。而金融资产已经逐渐替代单一的存款利息率能够影响到居民对货币的持有习惯和动机,改变了居民的货币需求。对金融资产与货币需求之间关系研究的意义主要在于能够更为深入研究货币需求理论,并构造出较为稳定的货币需求函数以供当政者进行货币政策实施的参考。  对货币需求以及货币需求决定因素研究,在理论上能够对货币经济学进行拓展,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课题;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能够对货币发行部门实施合理的货币政策提供参考依据。因此对二者的研究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与焦点。研究的出发点主要在对货币需求函数稳定性的检验以及新的因素是否应该考虑到货币需求函数中去。对于前者,在跨度较长的时间区间内,货币持有者的持货币持有习惯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传统的货币需求函数出现了结构性变化,稳定性有待商榷;对于后者,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推进新的金融产品不断推出,这些产品能够在居民在进行资产配置提供更多选择,改变货币持有者的货币持有习惯,进而对货币需求产生影响。基于此,国内外学者进行大量理论论述及实证检验,发现货币需求函数稳定性已经发生改变而金融创新因素应该考虑到货币需求函数中去。  1996年以后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以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货币政策的调控工具开始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利率政策等,而不再是像以往那样对信贷规模和利率的直接管控。随着利率市场化、汇率改革等措施的不断推进,中国的货币政策渐渐褪去浓厚的行政干预色彩而走向市场化。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2016年2月26日提到货币政策将会从数量型调控转向注重价格调控,进而利率将会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目前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推进,居民可配置自身财富的渠道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银行存款单一的渠道。居民开始购买各种资产来配置自己财富,比如可以购买股票、进行房地产投资以及境外资产购买。  本文基于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用消费者需求和选择理论来分析货币需求。消费者理论认为消费者在选择消费产品时要考虑到收入、价格及偏好三种因素。其中价格因素不仅包括消费品本身同时还包括了替代品和互补品价格。在该理论框架下影响到货币需求的价格因素主要是货币及其他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就目前国内金融现状而言,股票、房地产以及境外资产等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已经成为居民进行财富配置的替代选择,其价格变动或将对货币需求产生影响。本文从此理论基础出发,在构建包含股价、房价及汇率因素在内的货币需求函数以探究股票、房地产及外汇市场三种资产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对于能够对货币需求产生影响的金融资产,筛选逻辑主要是基于前人的理论、实证研究以及其在经济体中的地位。筛选出股价、房价及汇率等三种因素。理由如下:(1)就股价而言,弗里德曼认为股票市场能够通过财富效应、资产组合效应、交易效应和替代效应等四种效应途径对货币需求产生影响,四种作用中除替代效应外其他三种效应均对货币需求产生正影响,另一方面随着金融监管制度不断完善,中国股票市场迅速发展,截至2015年12月境内上市公司流通市值达41.79万亿元,2015年12月中国A股每日成交额达到8000亿元。(2)就房价而言,托宾认为居民资产通过货币、证券及房地产三种形式持有,居民在三种形式中配置财富以选择最优组合,因此房地产对货币需求产生影响。同时,自1992年以来房地产业快速发展,截至2015年底现值已经达到4.1万亿元,房地产业已经成为支撑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3)就汇率而言,根据万晓莉等(2009)研究认为外汇汇率可以通过广义的资产组合调整效应与预期效应影响到货币需求,前者指汇率升值意味着外币资产价格降低导致对人民币资产需求减少,后者指当期汇率变化通过影响预期汇率变化对货币需求产生影响。同时,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经济对外依存度不断提升,1980年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约为12.5%,而新千年以来随着中国加入WTO该比例逐步扩大,在2003-2008年该比例均超过50%以上,2006年更是达到了64.77%。  本文的研究实施方法是通过构建货币需求函数分析股价、房价及汇率与货币需求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协整检验与误差修正模型对样本区间为1996年第一季度到2015年第四季度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本文分析思路如下:首先,本文对传统的货币需求函数进行稳定性检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狭义货币需求在样本区间内不稳定,广义货币需求函数亦是如此,传统货币需求函数的不稳定性为添加其他资产价格因素创造了必要性。其次,将股价、房价及汇率纳入到货币需求函数中进行实证检验。M1及M2度量的货币需求与股价、房价及汇率之间都存在协整关系。同时采取分段检验的方法协整关系稳定性进行检验,发现狭义货币需求函数不能通过稳定性检验,广义货币需求函数虽有些许不足但勉强通过了稳定性检验。第三,虽然在货币需求函数本身不够稳定,但股价、房价及汇率三种资产价格对货币需求产生影响是确切无疑的。这种影响不仅在长期,在短期通过构建的误差修正模型证实在短期内股价、房价、汇率三因素都对货币需求产生影响。第四,针对构建的货币需求函数的不令人满意之处,本文又对货币需求函数进行补充,研究了银行间理财产品与货币需求之间的关系。实证检验后发现银行间理财产品与广义和狭义货币需求之间都存在协整关系。银行间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非常显著,且影响系数也高于定期存款利息率。总体而言,传统货币需求函数不稳定,加入了股价、房价及汇率因素后的货币需求函数稳定性优于传统货币需求函数;对比M1及M2,以M2为度量的货币需求稳定性要强于M1;银行间理财产品对货币需求产生显著影响。  本文结构如下:第一章为文章的导论,主要对文章做整体性概述,介绍文章的研究背景及意义、文章整体架构及研究方法、文章的特点与不足。  第二章为本文的文献综述部分,主要是对货币需求理论及实证文献的回顾。第一部分介绍了传统货币数量论、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及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对三种理论进行介绍并对比。本文理论依据主要来源于佛理德曼货币需求理论。该理论以视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视角结合消费者选择理论对居民资产配置现象进行分析。在本章的后半部分是对国内外学者实证文献的回顾,对国内外学者对货币需求的实证文献进行梳理,并整理出研究较普遍的收入、存款利率、股票市场、房价、汇率因素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第三章介绍本文的一些理论假设、变量选择依据以及对所采用实证方法。首先阐述货币需求研究的一个前提假设,即货币供需相等,用货币供给量来研究货币需求量。在第二部分描述了货币供给量目标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偏差以及货币超发现象。第三部分介绍构建实证模型的因素选取。结合国内实际发展现状以及实证文献,选取股价、房价以及汇率三种因素作为考虑的货币的替代资产,并据此构建货币需求函数进行实证检验。最后一部分介绍了所采取,即协整检验及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进行协整检验之前首先对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用到了单位根检验(ADF检验),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是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基础上开展的。  第四章为实证部分。第一部分回顾了货币需求函数形式的演变及对传统货币需求函数稳定性检验,并给出构造的货币需求函数;第二部分对构造的货币需求函数实证检验及经济含义解释,该部分为实证内容的核心,主要进行实证检验过程并对经济学意义进行解释。第三部分是实证检验结论部分,对实证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对银行间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与货币需求之间关系进行实证检验,是对本文研究的一个深入。  第五章为本文的结论和政策部分。在本章中,对实证检验结果给出结论性总结,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一直是国人热议的话题,而从国家制度安排的角度来考察产业结构变动却不多见。本文在将国家制度安排划分为基本制度安排与具体政策安排的基础上,遵循方法论
本文在总结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冒险行为的影响因素。在理论上,我们把影响银行冒险行为的因素分为银行外部影响因素和银行内部
自从1992年中国建设银行首次发放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以来,商业银行提供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已成为帮助人们“圆住房梦”的主要融资方式。当前许多商业银行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
我国是世界稻谷生产大国也是稻谷消费大国,我国稻谷的丰收与否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影响到全球粮食价格的稳定。我国杂交水稻的研究成功以及政府对水稻种植的高度重视使得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