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源肠杆菌中碳青霉烯耐药基因blaNDM的流行分布及分子传播机制研究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y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被认为是目前用于治疗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最有效的抗菌药物之一,而随着该类药物的广泛使用,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的检出率呈快速上升的趋势,这已经成为威胁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议题。碳青霉烯类药物并未批准用于兽医临床,而现有的研究表明,动物源中耐碳青霉烯菌株的检出率越来越高,存在着在动物源中全面流行的可能和趋势。因此本研究对耐碳青霉烯菌株在我国动物源中的流行分布情况和分子传播机制进行系统性的调查和研究,探求不同来源中重要碳青霉烯耐药基因及其质粒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控制重要耐药基因以及耐药菌的扩散传播和减缓耐药性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2015~2017年从全国21个省或直辖市共采集动物源样品6302份,包括食品动物源2771份,候鸟源3188份,宠物源343份。采用含美罗培南的加药培养基筛选出碳青霉烯不敏感菌株2255株,分离自1791份样品,样品阳性率为28.4%(1791/6302),其中食品动物源样品阳性数654份,候鸟源1067份,宠物源70份。通过改良型Carba NP实验检测碳青霉烯不敏感菌株产碳青霉烯酶的能力,结果显示能够产碳青霉烯酶的菌株为1002株,对应分离自850份样品,分离率为13.5%(850/6302)。其中食品动物源产酶阳性样品数为208份,候鸟源为619份,宠物源23份,分离率分别为7.5%(208/2771)、19.4%(619/3188)和6.7%(23/343)。对产酶阳性菌株进行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检测并对耐药基因阳性菌株进行菌种鉴定,结果显示检出593株bla NDM阳性大肠杆菌,10株bla VIM阳性恶臭假单胞菌,4株bla VIM阳性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和2株bla IMP阳性大肠杆菌。食品动物及其环境源和宠物源中所分离出的主要为大肠杆菌,候鸟及其环境源中分离得到的菌株则以克雷伯氏菌、阴沟肠杆菌和变形杆菌为主。这609株阳性菌株的药敏结果显示其多重耐药现象严重,除了对头孢类和碳青霉烯类耐药率为100%外,对四环素、复方新诺明、氟苯尼考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超过或接近80%,同时食品动物源菌株对阿米卡星,氨曲南,磷霉素,黏菌素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候鸟源。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89株食品动物源、235株候鸟源和6株宠物源,共330株bla NDM阳性肠杆菌进行菌株分子分型,分析菌株间亲缘关系。结果显示食品动物源和宠物源中携带bla NDM基因肠杆菌之间相互亲缘关系较远,食品动物源中分离到的bla NDM阳性大肠杆菌有4组、每组2株菌间存在较高的亲缘关系,除此以外69株bla NDM阳性大肠杆菌各自属于不同的种系进化群,宠物源分离到的6株bla NDM阳性大肠杆菌被分为五个不同的种系进化群。候鸟源菌株的分型结果显示,230株阳性克雷伯氏菌分为5个种系进化群,其中202株归属于B群,这表明候鸟源中存在优势克隆群,bla NDM基因可能是通过优势克隆群进而在鸟群中传播。通过接合转移研究上述330株携带bla NDM基因肠杆菌的水平转移能力,结果显示动物源中携带bla NDM基因菌株的接合成功率较高,食品动物源、候鸟源和宠物源中成功率都达到了85%以上,显示其可转移能力较强。采用质粒复制子分型、S1-PFGE、Southern杂交等方法进一步分析携带bla NDM基因的质粒特征,发现动物源中介导bla NDM基因传播的主要载体是Inc X3型质粒。这表明虽然不同来源的NDM阳性菌亲缘关系较远,但因bla NDM基因能够通过Inc X3型质粒在不同菌株间传播,这或许是导致该基因在我国动物源中分布广泛的重要原因。选取78株食品动物源、46株候鸟源和2株宠物源,共130株bla NDM阳性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分析,结果显示,食品动物源中bla NDM阳性菌携带率较高的耐药基因为四环素类、磺胺类、氨基糖苷类以及酰胺醇类,候鸟源中则是β-内酰胺酶、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和磺胺类。MLST分型结果显示食品动物源bla NDM阳性大肠杆菌中比较流行的克隆群为ST48、ST165、ST405和ST34,候鸟源bla NDM阳性克雷伯菌中则是ST1697,该优势克隆群是K.pneumoniae subsp.pneumoniae与K.quasipneumoniae subsp.similipneumoniae重组后所形成的杂合菌株。介导我国动物源bla NDM基因传播的基因环境有四种,以IS26-tat-trp F-ble MBL-bla NDM-ISAba125-IS3000-△Tn2的结构为主。除此以外,发现宠物源中一株原菌及其接合子中存在一个Inc X3和Inc X4质粒杂合以后所形成的质粒,杂合后的质粒同时携带bla NDM-5和mcr-1两个耐药基因,能够同时介导对碳青霉烯类和黏菌素的耐药。综上所述,我国动物源中耐碳青霉烯菌株和产碳青霉烯酶菌株的流行较广,bla NDM-5基因是介导其产碳青霉烯酶并耐药的主要原因,且阳性菌株在不同来源菌株之间传播方式有一定差异,Inc X3型质粒是动物源中介导bla NDM基因传播的重要载体。本研究首次发现同时携带bla NDM-5和mcr-1基因的Inc X3-X4型杂合质粒,同时首次报道候鸟中携带NDM-5,且其优势克隆株由克雷伯氏菌中两个亚种之间杂合形成,暗示了耐药基因的水平转移、质粒和菌株间的重组在耐药基因的传播以及细菌的进化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多体系统的相变是物理学中的研究难点,数值模拟是除理论和实验研究之外对此问题的重要研究手段。从模拟的角度来看,相变可分为平衡和非平衡两类,前者需要保证系统在演化过程中达到细致平衡,后者则令外部驱动的特征时间短于系统的弛豫时间,让系统来不及平衡就被驱动到下一个状态,这类情况也被称为动力学相变。在诸多算法中,有限时间动力学算法以一个类似于有限尺寸的有限时间作为标度因子,探测系统的标度行为并提取临界指数、
水稻是中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改变传统的人工水稻种植方式,发展现代化的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是提高我国水稻种植水平的必经之路。随着机电一体化虚拟仿真技术、远程监控技术在工业领域日益发展成熟,新型农业机械的研制开发也渐渐地朝机电一体化虚拟仿真与智能化远程监控方向发展。本研究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部分内容,在课题组前期研究的两自由度机械手式有序抛秧机样机阶段性成果上,利用MCD虚拟仿真技术进行抛秧机
中国养猪业已经经历了四十余年的发展,国内外先进养殖技术得以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国内养猪场的技术水平较以往有所提高。但与西方发达的国家相比,中国养猪业在自动化、信息化、高效化以及智能化等方面仍然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猪场的养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生长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舒适的生长环境是减少疾病、提高防御能力、增强出栏率的重要保障。如果数据挖掘能够找到影响猪的生存环境舒适度的参数,那么将通过自动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又称为绿脓杆菌,属于革兰氏阴性菌,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它能感染人类、动物和植物。环二鸟苷酸(Cyclic diguanylate monophosphate,c-di-GMP)是细菌胞内第二信使小分子,调控诸多生物学功能,包括运动性、胞外多糖的分泌、致病因子的产生和生活方式由浮游自由个体向生物被膜状态的转变等。信号分子c-di-GMP通过
中科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的孙宇和合作者发现,葡萄籽中的一种天然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原花青素C1(PCC1)能破坏促衰老细胞,进而提升老年小鼠的健康和寿命。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自然—代谢》。衰老细胞的日积月累被认为会导致生理功能的年龄相关性退化和多种年龄相关性病理症状。孙宇和合作者利用一个含有体外人类前列腺细胞的模型筛选了一组天然提取物。他们发现,葡萄籽提取物和其中的一个关键成分——PCC
期刊
为进一步解释新冠肺炎疫情给体育产业发展带来的影响,本文从体育互联网产业、疫情期间的电子竞技运动的产业增长以及疫情结束后可能引发的体育赛事、休闲产业的报复性消费等角度对后疾疫时代体育产业发展的空间和价值转向进行研究,结果认为:(1)疫情进一步强化体育产业线上与线下的融合发展,体育健身服务产业线下"停摆",激活线上产业创新发展;对体育共享经济发展和体育产业消费平衡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后疾疫时代"线上+
犬流感(canine influenza,CI)是由正粘病毒科A型流感病毒属犬流感病毒(canine influenza virus,CIV)引起的一种犬属动物的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引起犬的发热、咳嗽、打喷嚏、食欲减退、精神沉郁等临床症状,严重感染时可引起呼吸系统衰竭甚至死亡。犬虽然是CIV的天然宿主,但是由于流感病毒的高度变异性使其可以跨宿主传播,从而给人类的健康和生活带来潜在的风险。目前,
生命早期是动物肠道微生物定植的关键窗口期,该时期定植的肠道微生物对动物生长发育和免疫系统成熟有重要影响。本论文以新生仔猪为试验对象,先利用16S r RNA测序并结合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新生仔猪肠道细菌群落演变规律;再通过系统采集母猪不同部位和舍内环境源微生物,分析不同微生物来源对新生仔猪肠道细菌定植的相对贡献;然后利用病毒宏基因组学技术研究新生仔猪肠道病毒组定植规律;最后将肠道细菌和病毒组定植规律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目前种植机械化水平较低,严重制约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发展,而水稻直播技术是一种轻便简单的栽培技术,可以将种子成行成穴,均匀地播在田间,省去了育秧、搬秧和移栽等环节,节本增产效果好。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和市场需求,本文对水稻精量穴直播机进行了轻简化设计,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了直播技术要求和轻简型水稻精量穴直播机的总体设计,试制样机在崇明岛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播杂交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