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绿假单胞菌单PilZ结构域类c-di-GMP受体致病性相关生物学功能及作用机理的研究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tcargo1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又称为绿脓杆菌,属于革兰氏阴性菌,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它能感染人类、动物和植物。环二鸟苷酸(Cyclic diguanylate monophosphate,c-di-GMP)是细菌胞内第二信使小分子,调控诸多生物学功能,包括运动性、胞外多糖的分泌、致病因子的产生和生活方式由浮游自由个体向生物被膜状态的转变等。信号分子c-di-GMP通过结合多类受体调控细菌的生物学功能,目前已发现的受体包括转录调控因子,核糖开关等。其中含Pil Z结构域的蛋白是目前已知最大的一类c-di-GMP受体蛋白。然而,目前人们对Pil Z结构域蛋白功能及调控分子机制的了解非常有限。铜绿假单胞菌编码8个含有Pil Z结构域的c-di-GMP受体,其中包括4个功能未知单一结构域蛋白。我们以铜绿假单胞菌单一结构域Pil Z蛋白(PA0012,PA4324,PA4608,PA2799)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这些蛋白致病相关生物学功能并对其中PA4608可能的致病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将进一步深入我们对于c-di-GMP信号通路调控铜绿假单胞菌致病机理的了解。本论文中第一部分,我们首先利用同源重组的方法对编码具有保守c-di-GMP结合位点的四个单Pil Z结构域蛋白的基因进行了敲除,得到敲除突变体菌株ΔPA0012,ΔPA2799(hap Z),ΔPA4324,ΔPA4608(map Z),随后,以野生型菌株PAO1为对照,用这四个突变体进行了表型筛选。我们发现这4个单Pil Z结构域蛋白的突变导致铜绿假单胞菌的多种表型变化并不相同,表明这些蛋白可能调控各异的信号通路,比如群集运动能力,感染生菜的能力,对线虫的致病力和生物膜形成方式等。在转录水平上四个单Pil Z结构域蛋白突变导致的差异基因也各不相同,我们对这四个突变体和野生型菌株进行了RNA测序实验,经过分析的数据显示,相比较于野生型菌株,单Pil Z蛋白的缺失可能导致大量基因的差异表达,比如ΔPA0012和ΔPA4324;也可能只影响少数基因表达量的变化,比如Δmap Z就只有17个差异基因。这些基因包括编码多种致病因子的基因,能够影响细胞的生理进程,调控细菌的致病性。本研究针对突变后影响表型最多且差异基因最少的Map Z进行了蛋白功能及深入的致病机理研究。本论文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Map Z介导的趋化受体甲基化修饰影响铜绿假单胞菌的致病性方面的研究。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c-di-GMP受体Map Z与甲基转移酶Che R1互作调节依赖于Che R1的趋化受体Pct A的甲基化修饰,进而调控细菌鞭毛的旋转方向转换频率和趋化性;本论文第二章实验结果发现Map Z突变体对线虫的快杀死能力和生菜感染的能力降低。基于这些研究结果我们推测Map Z建立了细菌趋化性和c-di-GMP信号系统之间的联系,从而影响铜绿假单胞菌的致病性。铜绿假单胞菌基因组编码26个趋化受体,我们采用体外甲基转移实验发现,其中8个趋化受体的甲基化修饰依赖于Che R1。进一步的研究发现10u M c-di-GMP在有Map Z存在的情况下能显著抑制这8个趋化受体的甲基化修饰。已有文献报道显示Aer,Ctp H,Cpt M,Pct A和Pct B分别它们分别感受识别氧气/能量、无机磷酸盐、苹果酸和氨基酸等信号分子;另外3个趋化受体(PA1251,PA1608和PA2867)功能目前还未知。随后,我们利用Map Z过表达菌株PAO1/p Map Z进行了趋化性实验和感染实验。对趋化性实验结果的分析可知,相比较于野生型菌株,细胞内过表达Map Z能够抑制铜绿假单胞菌对化学引诱物的趋向性,并且也能够抑制细菌向划伤的A549细胞的游动。小鼠感染实验结果表明,Map Z过表达菌株一定程度抑制铜绿假单胞菌在小鼠体内的散播降低细菌毒力,导致小鼠的死亡率降低。为了进一步确PAO1/p Map Z菌株的实验结果均是由Map Z过表达所导致,我们先用HPLC方法测了Map Z过表达菌株与野生型菌株细胞内c-di-GMP的浓度,实验结果显示它们的c-di-GMP浓度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Map Z过表达不是通过改变胞内c-di-GMP的浓度来影响细菌致病性的。随后,我们又进行了RNA测序实验,通过分析所得数据后,发现Map Z过表达菌株与野生型菌株相比较,仅有Map Z的表达量有显著性升高,该结果表明了在细胞内Map Z的过表达不会影响其它基因表达量的改变,并且能直接影响铜绿假单胞菌的致病性。综上所述,通过控制不同趋化受体蛋白的甲基化,c-di-GMP受体Map Z和细胞内的c-di-GMP可以对细菌的趋化性反应和致病性产生深远的影响。本论文中所做的工作能够使我们更进一步理解模式生物铜绿假单胞菌中单Pil Z结构域蛋白功能的多样性和重要性,也为我们研究其他假单胞菌的致病性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其他文献
马铃薯是重要的主粮作之一。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所产生的活性氧簇(ROS)严重危害马铃薯植株的生长发育。谷胱甘肽(GSH)在植物抗ROS的应激反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谷氨酰半胱氨酸连接酶(GSH1)和谷胱甘肽合成酶(GSH2)是催化植物体内GSH合成的关键酶。基于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基础,本论文对马铃薯StGSH1和StGSH2蛋白进行了理化性质及结构预测;通过原核表达系统对StGSH1和StGSH2蛋
转Bt(Bacillus thuringiensis)基因玉米(Zea mays)(Bt玉米)是全球商品化程度最快的抗虫转基因作物之一。Bt玉米秸秆还田释放的Bt蛋白可能会对土壤生态系统造成影响。本文通过室内模拟两个Bt玉米(5422Bt1和5422CBCL)和同源常规玉米5422秸秆连续5次还田实验,分析了Bt玉米秸秆连续还田过程中Bt蛋白的降解动态,建立了Bt蛋白降解的模拟模型,对比了Bt玉米
炭疽病是菜心(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nsis var.utilis Tsen et Lee)生产上重要的病害之一,病原菌的侵染会造成叶片出现“麻点”,影响菜心外观品质,降低其经济价值。经过多年的调查与检测,导致菜心炭疽病发生的主要病原菌为希金斯刺盘孢(Colletotrichum higginsiamum)。植物醛酮还原酶超家族(Aldo-keto redu
本文主要研究了Novikov方程、带立方可积Camassa-Holm方程以及三分支可积Camassa-Holm系统这三个可积系统解的性质.这些方程与经典的Camassa-Holm有着十分相似的结构,但也有着各自新的特点.我们首先构造了一个正则性较低的空间,再利用流(flow)的技巧构造了三个系统的唯一解,并研究了解的弱连续依赖性(定义见1.2);进一步地,通过先验估计来说明了解的正则性(即最高阶导
草酸(C2H2O4)又称乙二酸,是最简单的二元酸,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组织中,在体内以不可溶性及可溶性形式存在。研究表明,植物草酸目前主要由以下3条途径合成,乙醛酸/乙醇酸途径、抗坏血酸途径和草酰乙酸途径。最初,草酸被认为是植物中一种不能再进一步分解的代谢终产物。随着人们对草酸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它还可被进一步代谢降解。植物中草酸主要由3条途径进行分解,即乙酰化、氧化和脱羧。早期的研究认为草酸是对植物有
石斛属(Dendrobium)是兰科(Orchidaceae)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在全球约有1500余种。作为中国传统中药,石斛具有免疫调节和降血糖等多种功效,但不同种石斛间的生物活性成分及含量具有一定的差别。研究发现石斛属植物含有多糖、生物碱、菲类等有效成分,还有一种特有的生物碱-石斛碱,而多糖和生物碱是石斛中的重要成分,决定着药用石斛的品质和药效。目前对于石斛属植物多糖和生物碱的合成途径及合成
眼球碱烧伤是小动物临床上常见的眼科急症,但目前临床对于角膜溃疡的诊疗经验还比较缺乏。因此,寻找一种简单快捷、疗效明显的小动物角膜溃疡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在本论文试验中,通过结合中西医治疗角膜溃疡的不同方法,比较结膜瓣遮盖术后不同的辅助治疗对于角膜溃疡的修复效果,期望为宠物眼科中兽药的研发提供经验,与寻找到一个效果显著的宠物角膜溃疡治疗方法。本试验通过碱烧伤法,对9只贵宾犬建立角膜溃疡模型,并使用
多体系统的相变是物理学中的研究难点,数值模拟是除理论和实验研究之外对此问题的重要研究手段。从模拟的角度来看,相变可分为平衡和非平衡两类,前者需要保证系统在演化过程中达到细致平衡,后者则令外部驱动的特征时间短于系统的弛豫时间,让系统来不及平衡就被驱动到下一个状态,这类情况也被称为动力学相变。在诸多算法中,有限时间动力学算法以一个类似于有限尺寸的有限时间作为标度因子,探测系统的标度行为并提取临界指数、
水稻是中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改变传统的人工水稻种植方式,发展现代化的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是提高我国水稻种植水平的必经之路。随着机电一体化虚拟仿真技术、远程监控技术在工业领域日益发展成熟,新型农业机械的研制开发也渐渐地朝机电一体化虚拟仿真与智能化远程监控方向发展。本研究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部分内容,在课题组前期研究的两自由度机械手式有序抛秧机样机阶段性成果上,利用MCD虚拟仿真技术进行抛秧机
中国养猪业已经经历了四十余年的发展,国内外先进养殖技术得以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国内养猪场的技术水平较以往有所提高。但与西方发达的国家相比,中国养猪业在自动化、信息化、高效化以及智能化等方面仍然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猪场的养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生长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舒适的生长环境是减少疾病、提高防御能力、增强出栏率的重要保障。如果数据挖掘能够找到影响猪的生存环境舒适度的参数,那么将通过自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