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鳞癌基因差异表达与DNA甲基化的关联分析

来源 :内蒙古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yansi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因的差异表达往往受到DNA甲基化的调控,研究DNA甲基化与基因差异表达的关联有助于解析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特别是与疾病相关的基因差异表达。本文利用TCGA数据库中肺鳞癌RNA-Seq数据结合DESeq2包和方差分析方法,构建了肺鳞癌相关的上、下调差异表达基因(下文将上、下调组间差异表达基因统称为上、下调基因)集合。进一步,整合TCGA数据库中肺鳞癌DNA甲基化数据,得到上、下调基因6个功能区域CpG位点的DNA甲基化数据。对比分析肺鳞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发现各个功能区上、下调基因的DNA甲基化水平分布总体趋势一致,但6个功能区域的DNA甲基化水平分布存在明显的差异。对上、下调基因,计算了CpG位点DNA甲基化值与基因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系数,上、下调基因的平均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114和0.129,表明总体相关性较低,但存在一些CpG位点其DNA甲基化与基因表达强相关,最大的相关性系数达到0.777,相关性系数超过0.6的有57个位点。基于367肺鳞癌组织样本和7个癌旁正常组织样本CpG位点的DNA甲基化值,利用Limma包对上、下调基因每一功能区域分别计算得到癌症与正常组织的差异DNA甲基化位点集合。统计分析发现各功能区域的差异DNA甲基化位点密度存在明显差异,且上、下调基因中第一外显子区的差异DNA甲基化位点密度最大。针对上、下调基因的差异DNA甲基化位点,分析了这些位点的DNA甲基化与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筛选得到显著相关的48个基因和106个CpG位点,生存分析发现其中的24个基因影响肺鳞癌患者的预后。进一步,对48个基因和106个位点分析了基因表达水平变化与DNA甲基化水平变化之间的关联,发现15个基因和23个CpG位点的表达差异和DNA甲基化差异具有显著相关性,预测分析发现这些位点和基因可有效识别肺鳞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可认为是肺鳞癌发病的关键基因和关键位点。
其他文献
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成为了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而文化交流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就是文学作品的翻译。它对各国文化以及文学领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是日本女性作家凪良友的长篇小说《流浪的月亮》第二章的日译汉翻译实践报告。《流浪的月亮》讲述的是一个因家庭变故而被寄养在亲戚家的9岁女孩更纱和19岁大学生佐伯文在公园相遇后所发生的一系列故事。故事的主要内容是
20世纪末期,日本提出了文化产业战略。为了适应世界形势的变化,日本做了有效的选择,这对日本经济的增长以及影响力的提升产生了巨大的作用。日本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与其重要的战略思考有着直接的联系。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其文化产业发展的前瞻性、全局性,决定了其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以及方向。因此,对于日本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研究,可以为新时期我国国内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本次翻译实践所选的脚本是日本作家
村上春树是现代日本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作家之一。自以处女作《且听风吟》登上文坛以来备受瞩目,不仅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还获得了许多国内外的文学奖项,他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有力竞争者之一。《奇鸟行状录》的完成是村上春树创作生涯的转折点。以此作品为界,他的创作风格从“超然”向“介入”转变,不再拘泥于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开始直面日本历史。1995年,村上凭此作品获得第47届读卖文学奖,并得到评委大江健三郎的褒
近年来随着中俄两国文化交流的日趋密切,使得两国间文学作品的互译出版量逐年攀升。侦探小说作为文学作品中最受欢迎的体裁之一,其互译量也得到显著提升。随着侦探小说形式的日趋完善,其创作模式越来越贴近大众生活,变得日益多元化。对该类型小说的互译对两国间文化交流起着一定的作用。本文为一篇翻译实践报告。报告取自俄罗斯著名侦探小说家塔季扬娜·波利亚科娃的现代侦探小说《时间·裁决》。该小说于2017年出版,主要讲
肝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人们对肝癌发生分子机制仍知之甚少。多项研究显示,肝癌的发生是由多因素、多步骤、多环节参与的细胞恶性转化过程。肿瘤微环境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影响肿瘤细胞的生长与转移,促进肝癌发展进程。而缺氧是肿瘤微环境的常见特征之一,在众多癌症病例中普遍存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肝癌。研究发现,缺氧微环境能够
CO作为一种重要细胞信号分子,由于其可以多方面调节细胞功能以及肿瘤微环境等,使得生物体内CO释放分子(CORMs)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微纳米马达作为一种新型载体,因其能够在有燃料或者无燃料的情况下,承担将货物从一端运送到另一端的艰巨任务,例如以超越布朗运动的速度,自我推进并钻入细胞环境,在生物传感、细胞操作、药物递送等生物医药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过渡金属羰基化合物由于含有多个-
在氧气充足或不足条件下,肿瘤细胞会提高糖酵解强度和葡萄糖摄取速度来获取能量,其中伴随产生大量的乳酸,这一现象称为能量代谢重编程。为防止酸中毒,肿瘤细胞会将乳酸通过单羧酸转运体送到细胞外,使肿瘤的微环境呈酸性。该酸性环境对大多数细胞是一种胁迫,而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抗酸能力,其能提高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的活性。近年,将G蛋白偶联受体GPR81确定为乳酸受体,还发现在多种肿瘤中普遍表达,但其在肿瘤中感知乳酸
肝细胞核因子4α(Hepatocyte nuclear factor 4-alpha,HNF4α)在肝脏的正常发育及功能维持中起着重要作用。多项研究报道,HNF4α缺失促进脂肪肝、肝硬化以及肝癌的发生与发展。目前为止,HNF4α调控肝脏细胞的增殖、功能维持和分化的机制尚未清楚。为此,本研究通过体内体外实验方法,探索HNF4α在肝脏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及作用机制。为确定HNF4α在肝脏病理变化中的表达
慢性髓系白血病(Chornic Myeloid Leukemia,CML)是一种基因突变或染色体易位导致的造血干细胞分化阻滞、造血功能失调的恶性血液疾病。多项研究表明,在慢性髓系白血病中PRC2(Polycomb Group Protein2,PRC2)蛋白复合体中重要组成亚基组蛋白甲基转移酶EZH2通过调节H3K27me3修饰影响疾病进程。EZH2介导的表观遗传修饰是一种可逆的动态调控过程,虽然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类起源于骨髓造血细胞的难治愈且死亡率高的恶性克隆性疾病。有研究证实,骨髓低氧微环境增强白血病的复发能力与耐药性,且低氧微环境激活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进而促进AML的发生发展。近年研究表明,低氧微环境可以通过影响表观遗传修饰调控肿瘤的发生与发展进程。先前的大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