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购物,是指以互联网为交易平台,在此平台上销售者与消费者全过程交易实现无纸化,且整个交易过程具有效率高、成本低、快捷性、便利性的特点。这些特点的具备,使网络购物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并广泛使用,网络购物在交易市场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同时,网络购物不同于传统购物方式,具有虚拟性、时空跨地域性、网络技术性等特点。我国在网络购物的立法规制方面以及政府合理监管等方面还存在稍许不足,使网络购物潜存不同程度的风险,这些风险不但影响网络购物所催生的网络经济的快速增长,而且也给我国现行网络购物中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旨在研究我国现阶段对网络购物的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的若干问题。我国网络购物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的主要原因有:身份认证体系不完善、电子证据的法律效力的确定、维权程序复杂、技术含量高、成本高昂、消费者的知情权难以实现、赔偿的强制力薄弱等。相比较来看,美国、韩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欧盟等国际组织都已经对网络购物中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建立了相应的制度,而我国在网络购物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最突出的就是还没有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的综合法律法规体系。因此,我们应该尽早建立完善网络购物方面的法律法规来更好的保护网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我国网络购物的实际现状,结合发达国家及国际组织立法的先进经验的比较借鉴,认为对我国网络购物中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应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构建网络信用机制和明确电子证据的法律效力、规范网络商家的行政监管制度、建立网络购物中销售者的准入和退出制度、推行便于消费者进行诉讼的政策、加强行业自律、推广在线争端解决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