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全身麻醉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来源 :贵阳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估采用静脉全身麻醉方式减轻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所致栓塞后综合症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方法:  收集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间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共348例。按照下列条件:病例此前均未接受任何其它治疗;病例满足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标准1~3级,筛选其中80份病例。根据手术选用的麻醉方法不同,分成四组。A组23例,予喷他佐辛0.6-0.8mg/kg静推后,丙泊酚0.5-1mg/kg饱和量静推诱导麻醉,待患者意识丧失,睫毛反射消失后予丙泊酚4-6mg/kg.h持续微量泵泵入维持麻醉。维库溴铵0.11mg/kg静脉注射后经口插入喉罩、成功后固定好喉罩连接麻醉机,机械控制呼吸后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即静脉全麻联合喉罩机械通气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B组14例,静脉麻醉诱导及维持麻醉同前,插入气管导管后连接麻醉机,机械控制呼吸后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即静脉全麻联合气管导管机械通气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C组21例,静脉麻醉诱导及维持麻醉同前,保留自主呼吸,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即静脉全麻自主通气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D组22例,予腹股沟区2%利多卡因5ml局部侵润麻醉后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即普通局麻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监测四组患者手术前中后的心率、血压、氧饱和度情况;记录四组手术操作时间及通气管辅助通气发生并发症的患者例数;观察术后疼痛情况,恶心、呕吐情况及术中DSA图像质量情况;其中疼痛采用VAS评分标准评分,恶心、呕吐采用WHO规定标准评分,DSA图像质量采用通用的DSA图像质量评分标准评分。  结果:  1、A、B、C、D四组患者术前、术后心率、血压、氧饱和度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患者术中心率、血压分别与 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D四组患者术中氧饱和度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A、B、C三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分别与D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置入通气管发生并发症的例数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A、B、C三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分别与D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B、C三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A、B、C、D四组患者术后48小时内均有不同程度恶心,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D四组患者术后48小时内均有不同程度呕吐,A、B、C三组患者术后呕吐程度分别与D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5、A、B二组患者术中 DSA图像质量分别与 C、D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两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应用静脉全身麻醉能够减少手术操作时间,减轻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所致的栓塞综合症,创造了一个舒适、安全的手术环境。其中应用静脉全身麻醉自主通气的患者术中DSA图像质量稍差;应用静脉全身麻醉联合气管导管机械通气的患者因插管引起的并发症较多;应用静脉全身麻醉联合喉罩机械通气的患者无论是术中DSA图像质量还是插管引起的并发症比应用前两种麻醉方式更具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其他文献
汽车检测技术推动着汽车安全性能的发展,汽车操纵稳定性作为汽车安全性的重要指标,需要对其检测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介绍了国际标准ISO17288-2中规定的试验条件以及试验方法,并
自主泊车系统是智能汽车领域的研究热点,但是目前缺乏针对该系统的危险识别研究,文中围绕自主泊车系统危险事件的识别展开.首先,依据现有道路车辆安全标准,根据自主泊车系统
目前人们对车辆驾乘的主观感受好坏仍然是产品开发成功与否的指标.通过主观评价的方法,对相同尺寸规格不同结构方案的轮胎的操纵稳定性及舒适性进行选型匹配.通过与基准胎的
通过体压分布与道路模拟振动对比研究汽车座椅静态乘坐舒适性与动态乘坐舒适性,建立一套汽车座椅的乘坐舒适性试验评价方法.
目的:检测苗药 HL-1112对幽门螺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观察苗药HL-1112作用幽门螺杆菌前后的蛋白质及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初步探讨苗药HL--1112对幽门螺杆菌的抑菌机制,为深入研究
在汽车设计与生产过程中各汽车厂商会设计各样的试验测试车辆性能,以提升车辆投入市场后的车主使用感受,而汽车噪声问题更是车主的关注点.文中主要以某车型鹅颈式铰链加弹簧
对整车搭载某款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进气系统噪声进行研究,从进气系统NVH (Noise、Vibration、Harshness,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的目标设定和目标要求出发,设计零部件消声方案
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以太网、以安全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为核心、由多模块集成的控制系统架构,进而重点介绍在机器人排序玻璃系统中如何通过3D视觉引导机器人的动作控制,实现多类型玻璃的排序作业,应用与实践结果表明系统高效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