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Walker 256大鼠乳腺癌细胞建立大鼠胫骨癌痛模型,并验证模型建立的成功,建立大鼠慢性炎症及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并与骨癌痛模型进行疼痛行为学比较。用免疫组织化学实验(IHC)观察三种疼痛模型大鼠脊髓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将36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①肿瘤组(Sarcoma n=8):接种肿瘤细胞;②假手术1(Shaml n=10):接种不含肿瘤细胞的大鼠腹水;⑧假手术2(Sham2 n=10):接种生理盐水;④正常对照组(Naive n=8)。参照Medhurst等报道的方法将含1×10~5Walker 256大鼠乳腺癌细胞悬液注入大鼠胫骨上段制备骨癌痛模型。Sham 1和Sham 2分别注入等体积的不含肿瘤细胞的大鼠腹水和生理盐水,观察疼痛行为学(一般情况、体重、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和热缩足潜伏期PWTL)、骨放射学和组织学。同样规格大鼠52只,随机分为6组:①慢性炎症疼痛模型(CFA,n=10),注射CFA;②假手术组(NS,n=8):注射NS;③坐骨神经部分结扎模型(PNL,n=9);④假手术组(Sham,n=9);⑤⑥正常对照组(Naive n=8);观察大鼠疼痛行为学。三种疼痛模型及其对照组分别在疼痛高峰期间处死取脊髓标本,冰冻切片后行免疫组化,观察三种模型大鼠脊髓GFAP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从疼痛行为学、影像学、组织学多方面观察的结果证实,Walker 256大鼠乳腺癌细胞能成功制备大鼠胫骨癌痛模型。Sarcoma组造模后第7天开始体重不增或降低、MWT显著降低(P<0.01),第11天PWTL显著降低(P<0.01)。疼痛高峰期间,三种疼痛模型中CFA大鼠MWT最低(P<0.01),Sarcoma组和PNL组无明显差异(P>0.05),三种疼痛模型PWTL无明显差异(P>0.05)。Sarcoma和PNL大鼠脊髓GFAP的上调水平高于CFA、Sham及Naive组(P<0.01);Sarcoma组脊髓GFAP的上调水平高于PNL组;且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0.05)。CFA大鼠脊髓GFAP表达水平与NS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