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利用量子点优良的光谱特征和光化学稳定性,通过对其进行表面功能化修饰,获得具有选择性测定生化物质的荧光探针,并将其应用于人血清中L-半胱氨酸、CD-40分子等的检测。本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量子点优良的光谱特征和光化学稳定性,通过对其进行表面功能化修饰,获得具有选择性测定生化物质的荧光探针,并将其应用于人血清中L-半胱氨酸、CD-40分子等的检测。本研究主要包括:
⑴阐述课题的研究意义,介绍了量子点的发展、性质、特点、合成与修饰以及量子点在生物、医学和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⑵采用有机相法合成了尺寸均匀单一的CdSe/CdS量子点,并通过巯基乙酸将有机相合成的量子点转移至水相。在CdSe/CdS表面包覆壳聚糖并与Ag离子形成CdSe/CdS-Ag(Ⅰ)荧光探针,此时CdSe/CdS的荧光发生淬灭,在检测L-半胱氨酸时,L-半胱氨酸中的巯基与壳聚糖竞争Ag离子,导致荧光强度发生恢复,荧光强度的恢复程度与L-半胱氨酸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4),进而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灵敏地测定L-半胱氨酸的方法。方法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以及较低的检出限(0.0171μmol/L)。实验测定了正常人血清中的L-半胱氨酸含量,结果令人满意。
⑶在CdSe/CdS量子点表面标记CD40L,与细胞表面CD40分子进行免疫反应,量子点形成凝聚体,研究了在免疫反应中量子点光学性质的改变,并尝试建立量子点标记的免疫凝集分析方法。细胞浓度在20x104~100x104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变化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0.993。但检测正常人的血清样品时,可能由于量子点的非特异性吸附,灵敏度达不到检测血清中的CD40分子的要求。
其他文献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简写为LDHs),又称阴离子粘土或水滑石类化合物,是一种具有特殊层状构型的功能材料。由于该材料主体层板元素的可调控性和层间客
论文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为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及含重质非水相液体的微乳液体系的相行为和增溶性能;第三部分为氯代烃微乳液的相行为及短碳链醇的水相和油相溶解度;第四部分为含氯代烃的复配W/O微乳液体系的热力学性质及结构参数。一、绪论介绍了微乳液的形成、性质及应用,并重点介绍了微乳液相行为研究及其进展。介绍了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微乳液体系和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并对微乳液法处理非水相液
电化学发光技术(ECL)是一种通过电化学物质在电极表面的电子转移反应形成的激发态来产生光辐射的方法。非选择性的激发光源导致较低的背景,ECL技术表现出优于荧光技术较高的灵敏度和信噪比。本学位论文运用ECL技术,以双稳定剂包被的Cd Se QDs为基础,并结合纳米材料、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以及化学生物学手段构建了良好的生物分析及传感体系,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基于碳纳米管-Nafion-双稳定剂包被Cd
萘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在生产和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近年来由于国家对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增加,萘供需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产能出现过剩,价格大幅走低。并且随着各种电子设备的发展,商业市场对于高电化学性能的电极材料的需求日益显著。本文以萘作为碳源,以化学气相沉积法来合成炭材料(FG),并通过掺杂改性的方法来优化FG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获得具有高比电容的FG电极材料。(1)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FG,首
摘 要:当前,我国在社会经济的逐渐发展过程中,科技领域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是一项比较新型的技术,对于自动规划与智能控制等各个方面来讲,都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历程,同时对计算机人工智能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进程;具体应用 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来讲,已经生活在一个迅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在
【摘要】当前,我国农业高校普遍开设遥感课程,同时开设辅助理论课程教学的遥感实验课程更是有助于对遥感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本文针对农业院校遥感实验课程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套完整的遥感实验课程内容体系,对遥感实验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研究。为更好的辅助学生对遥感理论课知识的掌握及吸收奠定基础。 【关键词】农业院校 遥感实验课程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葡萄糖生物传感器以其响应时间快、稳定性好、重复好、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但是由于葡萄糖氧化酶的氧化还原活性中心深埋在其周围的蛋白壳内,使得电子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