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生态危机已经成为全球化进程中一个严重问题,置身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也日益面临生态危机的威胁。来势汹汹的生态问题严重阻碍着人、自然以及社会的健康发展,这就倒逼着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自身的发展理念、行动以及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事实证明,只有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活动才会少走或避免走弯路,这就需要我们从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中吸取精髓。梳理《手稿》中闪烁的生态思想,对我们反思和解决生态问题无疑具有巨大助益,也启发我们结合自身实际,丰富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理念,进而走出当下的生态困境。《手稿》中蕴含的生态思想具有复杂的历史文化背景。一是资产阶级高歌猛进的时代背景,即19世纪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推动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带来的不只是令人眩晕的物质财富还有触目惊心的生态环境问题。二是深邃宏大的理论渊源,马克思在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自然观和费尔巴哈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批判和吸收的基础上,全面阐发了自己的生态观。《手稿》中的生态思想内容主要从三个维度得以体现。在自然之维,马克思阐释了对人和自然的认识,并定位二者之间合理的关系。在社会之维,将“劳动”视为联结人与自然的关键。人能从动物界脱离出来离不开劳动的作用,它是人和自然密切互动的纽带,凭借这个纽带人和自然互相生成,互相确证着对方的本质力量。不过,若是这个纽带发生异化,那它所连接的两端也会出现对立,原本和谐的关系就会被破坏,从而产生生态问题。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劳动不再是自由自觉的,这归咎于资本的逐利性,人对货币的疯狂追逐和占有,生产方式的反生态性等等,劳动的异化使人功利性的对待自然,不仅使人与自然之间产生紧张关系,也加剧着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最终导致自然和人都陷入危机。在制度之维,马克思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矛盾出手,使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得到根本说明。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私有制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深层次根源,故而我们要摧毁它,迈向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手稿》中生态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启示。当前全球性生态问题的有效解决和“美丽中国”的建设都需要从中汲取营养。现实中我们要关注人的发展、正确发挥科学技术改造世界的功能、运用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克服生态问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