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多杀性巴氏杆菌ompH基因敲除株构建及部分生物学功能研究

来源 :青海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cole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alla multocida,P.multocida)是青藏高原牦牛出血性败血症的病原菌,但其毒力因子和致病机制尚不清楚。H蛋白(OmpH)是Pm外膜蛋白中的重要组分,对Pm的致病力和侵袭力至关重要。本研究前期从青海省牦牛源强毒株P0910中克隆并表达了OmpH,发现重组OmpH对小鼠可产生90%的保护力,是一种重要的免疫保护性蛋白,而OmpH蛋白是否参与P.multocida对细胞的粘附,入侵及对宿主的致病过程则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研究根据GenBank(登录号:NC017027)中多杀性巴氏杆菌HN06设计ompH基因上下游引物,对青藏高原牦牛多杀性巴氏杆菌分离株P0910、标准菌株C47-8以及疫苗菌株C45-2的ompH基因上下游基因序列分别进行了PCR扩增、克隆,并连接到pEX18AP质粒上,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EX18AP-ompH。然后将重组质粒分别电转化入分离株P0910、标准菌株C47-8以及疫苗菌株C45-2中,通过同源重组和负筛选技术成功构建并筛选出这3株多杀性巴氏杆菌ompH基因缺失株,为鉴定P.multocida ompH基因的功能,开展P.multocida粘附,入侵,毒力和免疫等机制研究搭建了技术平台。在此基础上,通过体内、外试验比较亲本株和ompH基因缺失株对Vero细胞的粘附能力和对小鼠的毒力差异。结果表明,P0910分离株对Vero细胞的粘附能力最高,约每细胞粘附有32个细菌左右,标准菌株C47-8和疫苗株C45-2粘附能力相似,约每细胞粘附有20个细菌左右,ompH基因缺失后,突变株对VERO细胞的附着能力显著下降,约每细胞粘附有2个细菌左右;同时,实验证明对小鼠的毒力也明显降低,亲本菌株10个细菌剂量下攻毒对小鼠致死,三株ompH基因缺失菌株在107个细菌剂量下攻毒小鼠依然存活。说明ompH基因有可能是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关键毒力基因之一,在P.multocida侵入宿主并对宿主细胞进行粘附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为阐释P.multocida的致病机理及研制基因缺失疫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为青藏高原牦牛出血性败血症的防控开辟了新的途径。
其他文献
以临床分离的畜禽病原菌和鼻腔及直肠常在菌为试验菌株,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的比较研究.在3个猪场分离了6株病原菌,77份鼻腔常在菌、80份直肠常在菌;3个鸡场分离了6株病原菌、
在我国英语各教学阶段中,初中英语教学阶段是极为重要的,这是由于这一阶段是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升华的阶段,它由小学阶段的单词、句式教学转化为更高阶的英语语法等深层理论的
语文是所有学科中最基础的学科,近几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与推进,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开始关注语文教学模式的改革.初中阶段是对小学知识的再次总结与延伸,是对高中知识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置疑
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当今社会需要创新型人才,作为艺术教育的美术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本学科的
英语作为一门新兴的语言类学科,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尤其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初中英语课堂的效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制约,因此对于初中英语课堂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A型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禽类传染病,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本研究的目的是以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Chicken/Shanghai/1/2000(H5N1)作为免疫原研制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