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经济的迅速腾飞带来了中国文学世界范围内的新一轮复兴。2012年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打破了中国该奖项的零记录。这一历史性的成就在全世界迅速刮起了莫言风。作为新一代中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人物,莫言和他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他的作品被译为十多种语言,并得到了广泛的流传与阅读。文化负载词指受自有文化影响较大,较难为外来文化者所理解的词语及表达。莫言的著作中充斥着大量这类词语。这既给译入语读者对其作品的理解带来了困难,也给译者提出了挑战。20世纪末提出的文化翻译理论一方面提倡翻译的文化转向,强调翻译应以文化为单位,另一方面提倡在区分文学翻译与实务翻译的基础上,需给文学翻译译者更多的翻译自由,使目的语读者能够更好地接受原文所传达的文化信息。莫言的《生死疲劳》德译本译者是德国汉学家Martina Hasse女士。其译本在德国广受欢迎,曾先后出版三次,这一方面表明莫言及其作品在德国的受欢迎程度,另一方面则表明作为译者的Hasse女士翻译的成功。本文以Hasse女士翻译的《生死疲劳》德译本中的文化负载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Hasse所使用的翻译策略进行深入解剖,试图从文化传递的角度分析出其译本在德国广受欢迎的原因。通过归纳总结译者在针对不同类型文化负载词时所使用的各种翻译技巧,大胆提出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建议,希望能为未来中德翻译过程中的文化传递贡献出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