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的动态效率评价研究

来源 :河北经贸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rus_R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我国金融业的主力军,商业银行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我国金融体系和社会经济的走向。在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过程中,银行效率问题一直是各银行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银行效率是银行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是反映国家金融发展内在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只有提高银行效率,才能保证中国商业银行保持强大的竞争实力。  过去对于商业银行效率的研究基本都只注重研究银行的静态效率,在研究过程中没有考虑时间因素。但是商业银行作为一个经营企业,当期的投入形成的产出可能会有滞后性,因此研究其长期动态效率变化趋势更符合实际需要,也更具现实意义。  首先,本文选取了12家商业银行2008-2013年的数据作为样本,应用动态时间窗DEA分析法从宏观上对我国商业银行运行效率的综合状况及趋势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评估,得出的结论为:从宏观层面上看,我国商业银行技术效率表现良好,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其中表现最好的是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和兴业银行,表现最差的是中国农业银行。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各年度和各时间窗内的平均技术效率值都相对更高。整体技术效率差异的稳定性在逐年提高,但同一决策单元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在不同年份的技术效率的稳定性较差;其次,文章通过分析运行效率较高的商业银行的资源投入比例,取得了商业银行各项资源投入的最优的配置区间;另外,本文利用malmquist指数分析法探究了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动态运行效率的主要因素。最终结论为:从微观层面上看,商业银行效率的整体提高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的提升,技术效率的改善主要来源于规模效率变动的贡献。国有商业银行效率的增幅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最后,基于以上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动态效率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下,创新类企业数量突增,像新型“互联网+”行业、IT、生物医疗等中小企业在发展初期需要大量的研发资金投入,对资金的需求强烈,然而企业规模小,未
生活像一个大秋千,总在开心和忧愁间摇摆。每当我们陷入忧愁的低谷时,我们又开始冲向开心的谷顶。在深陷悲痛,跌入感情创伤和绝望的深渊的时候,能够从中走出来的,就是战胜悲
该文第一部分以1981-1995的15年为重点研究时期,从中国农业投资主体结构的变化 入手,分别研究了15年间国家财政、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和广大农户农业投资的基本情况.并结合国内
该文首先阐述了房地产营销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过程;在对中国房地产市场进行了总体分析的基础上,对海南产业结构和市场发育特征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对海南房地产界产生过重要影响
华夏传播研究是传播学本土化的重要研究领域。近年来(2011-2016)在传播研究主体性思潮的推动下,在华夏传播断代史、华夏传播媒介、华夏传播概念、华夏传播理论建构、民族文化
本文共分三章。第一章主要讨论了有关产业政策选择的基本理论。 第二章力图通过美、旧、韩三国产业政策模式的比较,总结出一些结论。文中指出:产业政策在各国的某一特定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