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高中英语》的文化内容分析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mo761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第一次将文化意识作为英语教学的五个目标之一,由此可见,教材作为文化内容的载体有必要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纳入教材编写目标。现有文献表明,高中英语教材研究的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教材比较、教材评价、教学设计及教材使用。但关于《牛津高中英语》中所涉及的文化内容的研究相对较少。鉴于此,本文对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牛津高中英语》中的文化元素及内容进行调查研究,目的在于给日后的教材编写者在修订本套教材及教材的使用者运用本套教材的过程中以更多的建议。本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一、《牛津高中英语》必修板块一至五册中的文化内容分布;二、学生对《牛津高中英语》中所包含的文化内容的评价与建议;三是老师对《牛津高中英语》中所包含的文化内容的评价与建议。本研究理论框架是基于Mc Dough和Shaw关于教材的评估理论,采用张洪岩和张革承的文化分类标准将必修板块一至五册中的共49篇文章分成5类,胡文仲先生关于文化项目的分类则被用来收集和列举这49篇文章中的文化项目,试图辨别和划分其中的文化内容,从而发现这套教材中文化内容编排的特点。研究设计采用定量和定性结合的方法。定量研究采用问卷为研究工具,金坛高中的83名同学和15名高中英语教师参加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98份,并运用SPSS17.0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定性研究采用访谈的形式,在金坛高中随机抽取了6名英语老师和6名学生作为访谈对象。本研究有如下发现:(1)《牛津高中英语》必修板块一至五册49篇文章中,其中涉及目的语文化的文章有12篇,6篇涉及本国文化,7篇有关世界文化内容,24篇包含了其他文化知识,涵盖面广,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存在以下不足:①教材缺乏文化对比的内容,不利于提高学生中西文化对比及跨文化交际能力;②题材过于偏重英语语言国家文化,轻世界文化知识;③文化行为项目为基本输入,而文化心理项目则是重点;(2)学生偏爱教材中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内容,文化心理内容学生理解存在难度,希望增添本国文化及文化对比的内容;(3)教师则认为《牛津高中英语》中的文化内容庞杂,难以全面系统教授,且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本研究有如下启示:从教材编写者的角度来看,对牛津教材的编排应考虑使用者的需求,增添中西文化对比的内容并适当减少文化心理的内容。从教育主管部门的角度来看,除了应对教师教学技能培训之外,还应增加关于文化理论指导,以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和理论修养。从评价体制来看,应将文化内容纳入考试范围,提高学生和教师对文化内容的重视程度。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通过建立P388/VCR细胞白血病多药耐药动物模型,并抽取腹水、外周血液及骨髓涂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以白血病细胞数鉴定动物模型是否成功;以白血病多药耐药裸鼠模型
互联网时代,传统传媒产品形式式微,其中困扰人的问题是:好的内容如何包装升级,取得更多受众的关注,实现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论文以"罗辑思维"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其产品
本设计是基于单片机STC89C52的直流PWM调速系统。硬件设计主要由电机驱动模块、LCD显示模块、闭环负反馈系统、主控芯片系统等组成。系统软件设计由C语言完成编写,主要有三个
小学科学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具有活动性、实践性和综合性而且与其他学科有密切联系的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重要课程。这门课程强调以探究式学习作为主要的学习方
选同一山药品种在不同产地栽培,研究不同产地对山药N,P,K的吸收特点,分析不同生育时期的植株不同器官中N,P,K含量.结果表明,不同产地山药中N,P含量均以根茎膨大盛期前后最高;
目的寻求红花与掺伪红花的鉴别方法,为掺伪红花的鉴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与结果通过经验鉴别、显微组织、理化反应、薄层色谱、灰分、吸光度及杂质等检测方法,观察了红花与掺
<正>虽然投资网络文学的资本日子越来越好,但对大部分心怀发财梦想的网络文学作者来说,不仅年入百万遥遥无期,甚至得为一日三餐发愁。4月18日,盛大网络官方宣布,旗下控股公司
CBI是一种以学科内容为依托的语言教学模式,旨在提高学生学科知识的同时,促进其语言水平的提高。CBI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以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6T教学法是CBI理
本文基于自上而下阅读方法,对牛津版教材初二8A第六单元Reading板块进行的教学设计。其理论基础为系统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本教学设计的意义在于:自上而下阅读方法有助于学
目的技术准入管理被认为是当今促进医学技术发展、提高医疗质量、保证患者安全、制定质量改善策略的最可靠方法之一。我国卫生部已经开展多项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在临床应用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