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创新驱动的知识经济时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成为世界各国获取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众所周知,自主创新的本质是新知识的创造,而知识的创造离不开信息资源,因此,自主创新能力与国家信息化建设和服务水平息息相关。同时,国际竞争日益剧烈,国家自主创新模式具有不同于其他时代的新特征,多创新主体联盟的网络化组织结构有利于优势互补、整合创新资源,越来越成为主流的创新模式。这种网络化的创新结构对信息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是因为信息是网络中主体之间联系的纽带,网络组织的管理和运营依赖于各主体之间的信息交流;另一方面是因为信息本身是重要的创新资源,信息在各主体之间流动,其效用和价值可以被充分挖掘、利用,从而创造出新知识。显然,我国自主创新发展与信息服务水平具有紧密联系,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的发展水平、信息资源的挖掘、知识开发及利用状态直接决定我国自主创新发展程度。公共信息服务是以社会公众为对象,以服务于全社会为目标,是最具开放性和社会性的信息服务,最能反映一个国家信息化建设与服务的水平。公共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发展是国家自主创新发展的基础环境,公共信息服务日益成为推动国家自主创新发展和社会经济增长的引擎,对自主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条件局限,我国的公共信息服务体制建设及其服务水平,尚未满足我国自主创新发展的要求,公共信息服务重组势在必行。本文首先分析了新环境下,自主创新的网络化协同趋势与快速反应的发展特征对公共信息服务提出的要求,探讨公共信息服务重组的目标与定位。基于此,本文对公共信息服务展开研究,着重研究了公共信息服务体制变革、公共信息服务系统重构、公共信息资源重建和公共信息服务业务重组四个方面,并通过案例对有关重组理论进行了剖析和检验进行了检验。本文附图47幅,表16个,全文约18万字。除引言和结论部分外,本文分为8章,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我国自主创新网络结构与信息需求在信息时代,我国自主创新发展表现出网络化特征。自主创新主体通过团队合作、联盟协同和网络化交互过程,而逐渐形成了多主体参与的自主创新网络。这种网络化创新不仅仅决定了创新主体的网络结构,还形成了创新价值网络和创新信息网络结构。公共信息资源建设与信息服务水平成为支配自主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从而,对公共信息服务提出重组要求,也决定了自主创新的信息需求。(2)国家自主创新导向下的公共信息服务重组要求与定位梳理了我国自主创新发展的历程,分析公共信息服务现状。针对我国自主创新发展的新特征、新趋势,探讨自主创新发展对公共信息服务的重组要求,并据此,确定公共信息服务重组的战略定位。(3)国家自主创新导向下的公共信息服务体制变革计划经济时代的我国公共信息服务体制,在市场经济发展30年后,暴露出种种不足,不再适应自主创新发展新要求。本章研究了国家和政府主导下,公共信息服务体制的变革,提出了第三方部门以及企业参与的多元化公共信息服务供给模式。(4)国家自主创新导向下的公共信息服务系统重构我国自主创新发展趋势对公共信息服务系统提出了重组要求。信息技术发展,为构建公共信息服务新系统创造了技术条件。我国自主创新网络结构具有复杂网络特性,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具有复杂网络特征,本章利用复杂科学理论研究了面向国家创新整体发展的公共信息网络系统构建的相关问题,包括公共信息服务系统构建的原则、条件以及模型结构与技术实现等。(5)国家自主创新导向下的公共信息资源重建公共信息服务体制和重组后的新系统需要相应的公共信息资源支撑,这对公共信息资源提出了重建要求。公共信息资源的建设需要根据国家自主创新发展的要求进行总体规划和平布局。本章研究了公共信息资源的战略规划、数字化与网络化组织、跨系统整合、面向协同服务的共享等资源建设问题。着重研究了重建公共信息资源的来源渠道、重建信息资源的保存方式、基于共享和交互的信息资源组织方式以及跨系统的技术实现保障等问题。(6)国家自主创新导向的公共信息服务业务重组为满足自主创新发展要求,需要重组公共信息服务业务。本章研究了公共信息服务业务重组的原则与目标、信息服务业务拓展、信息服务技术支持以及信息服务业务管理等内容。(7)国家自主创新导向下的公共信息服务重组管理与评价公共信息服务重组是为了更好的服务我国自主创新,公共信息服务实施效果需要有效的管理与评价。本章研究了建立保障公共信息服务有效运行科学合理的法律问题、管理机制,以及公共信息服务的绩效评估原则与方法。(8)案例分析本章以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为对象,研究了公共信息服务重组的相关问题。调查分析了该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重组前后在体制、系统上、信息资源建设以及服务业务重组等方面的变化内容,对重组绩效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很好的支持了前文的理论研究。最后对本文做出总结,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进一步的研究的方向和内容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