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的美术学科进入核心素养改革时期,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能够具备适应其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品格和能力,开发美术校本课程对培养学生这方面的需要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美术校本课程开发能更好地适应地方对学校教育的特殊需要,有利于促进学校的办学特色、提高美术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那么,在我国地域广阔、文化多元的背景下,如何开发突出地方美术教育特色的校本课程是值得我们去探讨的问题。广西东兴市处于边境地区,是我国大陆海岸线的最西南端,也是我国与东盟国家唯一海陆相连的口岸城市,具有重要的国防地位,作为当地学生除了学习与内地学校的中小学生一样学习美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之外,还应更强调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除此之外,广西东兴市还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特色的京族文化,所以当地学校教育还应注重学生热爱家乡和民族自豪感的培养。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注重基础性和统一性的特点相比较,开发校本课程更能充分尊重和满足边境地区学校的特殊需要。在开展本论题的研究过程中,本人先通过文献和互联网研究的基础上,搜集和整理广西东兴市的美术校本课程资源。再用实地调研法,了解广西东兴市小学美术教学现状、美术校本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情况。发现广西东兴市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现状,如学校美术师资力量薄弱、美术教师教学观念落后、美术教材的部分课程不适用当地等。本人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发现当地开展美术校本课程开发具有良好的前提条件就是当地学生对美术校本课程开发很感兴趣。根据实地探索研究,探索广西边境东兴市美术校本课程资源,再把探索出来的可用于美术校本课程的资源依据其特点归纳为历史资源类、地理环境资源类、京族艺术资源类这三个方面的资源。因为美术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严谨的过程,所以在广西东兴市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时应遵循当地美术资源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应坚持区域性原则、可行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原则。经过相关理论研究,总结出广西东兴市小学美术校本课程的设计方法,进行广西东兴市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通过实践证明,本研究让当地美术教师受到了一些影响,他们开始关注校本课程的开发,同时本人在教学实践的学校的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得到了提高,还为当地美术教学提供有效的、有特色的的教材资源。本研究主要以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为支撑点,结合充分的美术教学实践研究后与理论进行分析和研究,发掘适合广西东兴市这个边境地区小学美术教学的校本课程。本人希望通过此研究能为广西东兴市小学的美术教师以及其他边境地区的小学美术教师提供开发与利用地方美术校本课程资源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