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托邦的建构与反思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6353067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姆是二十世纪英国文学中最富有“异国情调”的作家之一。他的一生是旅行与创作的一生,他走过无数国度,满怀热情地创作了许多以异国为背景的文学作品。毛姆对异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书写都带有浓厚的乌托邦色彩。他的创作揭示了异国景观独特的美和异国精神文化的独特内涵,把读者带入现实与虚构相交织的文本中,通过形象生动的乌托邦描绘引起人们对文化的反思。本论文试从比较文学形象学相关理论路径切入毛姆的长短篇小说、游记、随笔等创作,结合城市文化研究和生态批评研究来分析毛姆的乌托邦情结和异国想象的成因,挖掘文本中独特的异国形象所蕴含的深层意义,阐明异国想象在毛姆的精神探索和文化反思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进而总结出毛姆的异国想象的独特贡献和价值。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毛姆的创作情况,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毛姆作品的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和不足,以及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与研究价值。除了绪论部分,正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着重分析影响毛姆异国想象形成的可能因素。任何作家对异国的想象都是双重想象物。首先有欧洲社会的集体意识和前人文学作品对毛姆的创作的影响,这一方面要从历史、政治、经济、社会心理、外交关系等多个层面考察集体想象物;另外,还要从个人化方面去分析毛姆背离了社会集体想象的原因,即毛姆的旅行经历、思想、情感等心理因素以及他自身文化的复杂性对毛姆心目中异国形象形成的影响。第二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主要以塔希提岛、中国、印度和西班牙这几个国家为例探究毛姆作品中异国形象的特质和文化象征。毛姆对异国的书写不是完全的虚构或复制再现,而是结合毛姆个人情感和所见所闻的想象性建构。本章从文本内部着手,探析词语、等级关系、故事情节背后的深层含义,分析毛姆心中理想的乌托邦形象是如何在文本中具体地被描述的。第三章是对第二章的对立和补充,研究毛姆作为想象主体对“自我”(西方社会)的解构,渗透城市文化理论研究西方现代大都市的生活。分析毛姆作品中身处异国的西方人形象,即在复杂的他者语境和东西方文化冲突中来审视“自我”、反思“自我”。揭露了西方文明的弊病和现代西方人的堕落,全面地批判了西方集体意识中的傲慢与偏见。最后一章总结毛姆异国想象生成的价值取向。毛姆书写异国的目的是进行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他的态度表现为对“他者”的认同和对“自我”的质疑,希望利用异质文化补救自身文化。他的作品是对理想的文化身份构建的一种尝试。
其他文献
为了解决各种手册的可读性问题,为了克服机器翻译语料库的复杂性,人们创造了受控语言。受控语言加机器翻译就是受控翻译。为了实现受控翻译,必须实施受控语言的应用。翻译软
为了应用生物力学性质指标对茎秆作物进行评价,进而指导作物优种筛选和选育,该文以北方优种选育的高粱、玉米、大豆、谷子等作物为研究对象,试验测试了作物的株高、节间距、
<正>在2015年中考的一次模拟考试的试题里,笔者命制的压轴题深受老师们的好评,下面笔者谈谈这道题的命制过程,与读者共享.一、命题意图根据本次模拟考试命题的整体构想,结合
在21世纪的经济生活中,知识资本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近年来,各国研究者围绕知识资本的测度开展了丰富的研究,并已取得显著成绩。Corrado、Hulten和Sichel提出的测度框架
"综合休闲参与理论框架"阐述的是影响实际休闲参与的三个层级的假定因素(包含人格/个性特点、生理和心理需要等概念的普遍层级,包含内在动机、外在动机及无动机的环境/背景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教育口号嬗变史暗合中国社会转型和教育发展三大阶段,体现出具有时代特征的政治、经济和人本三大色彩,通过对其演变逻辑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背后蕴
<正>保险经纪的出现源于保险产业分工,专业水平是保险经纪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作为一个新兴行业,保险经纪公司及保险经纪人在我国出现的时间尚短,但是其发展速度很快,已经成为我
翻译表面上是一种语言转换活动,而其本质却是一项思维活动。人类的三种主要思维形态(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全面体现在翻译活动之中。中国人善形象思维,西方人善逻辑
莱布尼茨是最后一位经院逻辑学家,也是第一位现代逻辑学家。但传统的逻辑史家只注意到了他的第一个方面,而忽略甚至贬低他的第二个方面。事实上,莱布尼茨不仅创造了不同类型
以现代文体学和语言学为基础,作者分析了科技文体的写作风格,指出科技文章的翻译应遵循基本的原则并根据自己的特点采用有效的翻译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