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文明离不开人的创新活动和创新实践。创造与创新推动社会进步,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自觉、系统地研究创造学,并把创造学的研究成果广泛运用到各个领域,推动了社会的快速发展。面对新世纪席卷全球的科技、经济和综合国力的竞争,世界各国都已认识到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才创造力的竞争。中国在这场竞争中最大的优势,就是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才资源。若创造力得到充分开发,中华民族将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在这种背景下,通过对创造学、创造力、创造力开发等相关概念的深入研究,提出通过训练来开发人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技法能力,即创造力的核心,从而提高人的创造力。论文分析了目前创新思维和创新技法的研究现状,提出利用计算机来对人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技法能力进行训练,在训练过程中采用多种具有阶段性和针对性的训练方法,来增加人们对训练的兴趣,提高训练的效率,并对训练的效果进行评价,以便实现可持续创造力训练。 全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可以概括如下: 1.系统地分析了创造学、创造力、创造力开发、创新思维、创新技法等相关概念,对目前创造学、创新思维、创新技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提出了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的理论意义。 2.对思维、创造性思维、创新思维相关概念进行了介绍和对比,列举了目前创新思维分类的不同观点,提出了新的创新思维分类方法,即将创新思维分为基本型、派生型和应用型三种类型。根据创新思维新的分类标准,对创新思维的训练方法进行了重点研究。 3.阐述了创新技法分类的意义,分析了目前创新技法分类难的原因,并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对创新技法分类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创新技法训练的两种分类标准,即学习时按技法原理进行分类,应用时按创新过程进行分类。利用这两种分类标准,对创新技法的训练方法进行了重点研究。 4.在创新思维和创新技法训练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实现了对训练对象创造力的测试(评价),并由训练对象在某一时间段内的创造力变化得到该时间段的训练效果,并用数学公式对创造力和训练效果进行了表示。在此基础上,根据习题的难度变化,实现了可持续创造力训练,并对可持续创造力训练的实现原理和方法进行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