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压强这个概念在实际课堂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使得学生对于这个概念理解的不够深刻,无法真正的将压力与压强区分开,不利于之后浮力的学习。本文围绕着“什么情况下物体会被压碎”这个问题展开探究,将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融为一体,实现压强的综合探究学习的研究。本文的教学设计是在建构主义的基础上,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建设情景,提出“遇到冰面落水者怎么救援?”“压强与物体破碎有没有关系?”“在苹果储存中苹果可以堆多高?”等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将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得到问题的可能回答,再进行验证实验,分析得到的结论是否正确。还就物体破碎的微观实质进行深入探究,使学生从更深的角度上明白压强与压力的区别,明白仅仅有压力一个量是不能衡量物体的压破情况的。本文与传统教学设计和现有的探究式教学设计的最大区别:本文探究的问题更贴近于生活实际,不是“满堂灌”的讲授,也不是完全放开手的任自流探究,本文旨在寻求平衡,能更好地将二者结合起来。本设计还添加了更多的实验,有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动手实验,还有更具有直观趣味性的实验——苹果站人实验:让学生先进行实验测量,得到苹果能承受的最大压强,再计算出苹果的最大承重的相关数值。最后进行演示实验,真让一名同学站在苹果上,看看计算的值是否正确。通过这样活动,学生可以惊讶地发现小小一颗苹果竟然能站住一个人,这样完全颠覆认知的实验加深学生的印象,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有利于对于知识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