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劳务合作是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国家间经济合作的形式。近年来,随着东北亚区经济合作的进一步发展,俄中合作关系开始不断深入,两国之间开展劳务合作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高度重视。 从两国经济发展、政治关系的稳定性、自然资源现状、劳动力资源、经济科技实力等方面来看,俄罗斯与中国的劳务合作发展趋势良好,并且这种合作具有巨大的潜力和意义。俄中劳务合作规模的扩大,毋庸置疑,将给两个国家会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并充分发挥俄中两国经济互补优势。与此同时,中国劳务人员数量迅速上升现象已给双方的劳务合作提出了新的难题,从而使俄罗斯政府部门为减轻外籍劳务带来的压力,而出台有关劳务市场名目繁多的规定和限制。此外,2008年所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2012年8月俄罗斯加入WTO等国际经济事件,也引起了有关政策规定的再次调整,从而给双方的劳务合作带来了新的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文试图以最新的数据、最新发生的国际事件以及相关的法律政策规定为主要基础,从人口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角度,并结合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综合研究法等,以分析影响俄中劳务合作的制约因素和解决该合作的发展问题为宗旨,对俄中区域劳务合作历史背景、现状、主要行业、制约因素等进行分析和探讨。另外,为“中国人口威胁论”对俄中劳务合作的影响做出了新的解释,从两国现行的法律框架中,找出限制双方顺利开展劳务合作的条件和问题,提出对策性建议。研究成果将可以为俄中两国区域移民政策的调整,以及有关俄罗斯企业和有意赴俄罗斯工作的中国劳工提供参考建议。 本文研究成果表明:造成俄中之间至今还没有高水平、高层次的合作,归根到底,有双方各自的原因以及国际方面的因素。只有双方共同努力去克服合作中存在的不利因素,消除各种分歧和误解,并对部分相关法律政策规定进行一些调整,俄中两国才能把合作上升到更高的层次,使合作不仅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更为双方带来巨大的效益,成为经济双赢、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的战略伙伴关系。两国的劳务合作期待着在更广泛领域里和更高层次的扩展,期待着更多高层次人才的双向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