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拉线位移传感器的三坐标测量系统算法研究

来源 :广东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c7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三维坐标测量已经是现代先进制造技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目前三坐标测量系统种类繁多,各种测量系统都有其各自的优点,但普遍存在成本较高、便携性较差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旨在设计一种基于拉线位移传感器的三坐标测量系统,包括系统结构部分、数据采集平台和处理软件部分、算法仿真分析部分和实验研究部分。主要工作和研究内容如下:  首先,对测量系统进行了总体分析并确定设计方案。从传感器的布局形式出发,分析讨论了不同个数、不同布局形式的传感器测量三维坐标原理,最终比较得出测量系统的数学模型;分析并初步确定了测量系统测量三维坐标的算法;通过数学模型分析并设计了测量装置的整体结构,并提出了本测量系统的目标精度(0.15mm);根据整体设计方案和结构平台设计了数据采集平台和处理软件系统。  然后,对测量系统计算三维坐标进行了算法仿真分析,分别对线性化法、粒子群算法、BP神经网络算法估算三维坐标进行反演验证、比较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线性化法能很好的反演出三维坐标值,但添加2mm的随机误差后误差较大,鲁棒性不好;粒子群算法和BP神经网络算法均能很好的反演三维坐标值,且增加2mm的随机误差情况下仍可以得到精度较高的结果,其中粒子群算法误差1.0654mm,鲁棒性好;BP神经网络算法误差0.5441mm,适应性和容错性好。粒子群算法和 BP神经网络算法均能很好的用于本测量系统三维坐标的测量估算,且两种算法可满足不同的测量应用场景。  最后,对测量系统设计了实验方案并进行了实验研究,分别在粒子群算法和BP神经网络算法下对测量系统进行三维坐标测量实验,并对结果进行算法优化和误差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粒子群算法的平均误差1.4996mm,对该算法进行精度和效率优化,结果无法达到本文目标精度要求,并对误差因素进行了分析;BP神经网络算法平均误差0.1691mm,改进后的算法精度提高的虽然不大(0.1628mm)但效率提升了近一倍,且误差与目标精度较为接近。  本文的研究对于低成本、便携式的空间三维坐标测量领域是具有积极的意义。
其他文献
【摘要】针对数据库系统课程的理论性较强的特点,采用项目教学法,通过项目选择、项目分组、示范教学、代码实现以及项目评价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分工协作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对数据库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创造性,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数据库系统 项目分组 示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1 -0087-02  
本文首先从手动变速器试验台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背景出发并对现今市面上的几种测功机进行了比较,然后得出了交流变频技术的优越性,从这个研究方向进行了一系列的论证与分析,整
【摘要】本文从中学物理的探究性教学涵义和特征入手,阐述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探究性教学的有效实施方法,为今后的中学物理探究性教学实施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中学物理 探究性教学 问题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1 -0089-02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为中学物理教学模式的创新提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1 -0086-01  我们始终把“科研兴校,科研先导”作为学校发展的突出战略加以实施。今年我们在承担国家级、省级、市级实验课题的基础上,我们重点进行了“开发课程资源,挖掘学生自主学习潜能”校本实验。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必要途径和手段。
【摘要】工程力学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应用性和职业性的特点。针对目前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本门课程的改革措施,以期为工程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 工程力学 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1 -0051-03  Teaching Reform an
自动吊挂流水线系统是将服装、家用纺织品等行业与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电力电子科学,控制理论等相融合的智能化设备,是提升服装生产效率和企业生产管理水平的有效工具。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