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rsive Construction of Authorial Identity in English and Chinese Research Articles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12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身份是指某个个体或同一团体中的所有成员区别于其他个体或成员的特征。对于身份的研究越来越被语言学界所关注。韩礼德的语言观认为,作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身份注定离不开语法。语言作为社会身份的表达手段已被人们普遍接受。   作为一种社会实践,学术写作对推动科学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表明,学术写作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学科规范,文化期待以及写作者的职业和经验而发生变化的。在写作的过程中,作者会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为自己在其特定的领域赢得“合格的圈内人”的身份。因此,学术语篇自然呈现作者的身份。本研究关注英汉学术语篇中的作者身份构建,旨在考察构建作者身份的语言资源。所选语料是英汉语本族语者发表在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学术期刊上的研究论文。从研究方法上来说,本研究是基于自建语料库的双重对比,即语言文化的对比和学科对比。这种对比研究有助于探讨影响作者身份构建的因素。   研究显示,用于构建作者身份的语言资源丰富多样。本文把这些语言资源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类。呈现作者身份的显性形式主要是第一人称指代语,即作者以直接的“自我”来呈现自己。隐性的语言手段包括非施事者结构和态度标记语,这些语言形式虽然没有明示作者的存在,但却间接地映射出作者在语篇中的“声音”以及与读者的“对话”。   第一人称指代语有单复数两种形式。单数第一人称代词是最直接的表达作者身份的语言手段,表征权威、自信的作者自我。复数第一人称代词因其指代主体的复杂性而被进一步分为集合的we,编者的we,包含作者的we和类指的we。这些不同的指称反映了作者的语篇修辞策略,通过建立合适的作者与读者关系,从而呈现作者身份。   作者的身份体现在作者在写作活动中所承担的角色。通过考察与第一人称代词搭配使用的动词,我们发现作者在学术语篇中主要扮演三种角色:语篇组织者、研究者和观点持有者。语篇组织者的作用在于为语篇构架,从而为读者提供清晰的语篇发展脉络;研究者是学术语篇最主要的角色,因为学术语篇的主要任务是开展学术研究。研究者角色不仅突显作者对学科实践的熟练程度,而且反映作者试图通过自己的研究工作而得到读者的认可。观点持有者角色强调学术语篇的互动性。学术研究是作者与读者或其它研究者进行协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者对前人的研究进行评价,提出自己的观点,从而产生学术对话,以此推动学科发展。   采用非施事者结构是写作者间接地呈现作者身份的有效方式。本文重点分析了无灵主语结构和it小句两种表达方式。研究发现,这些非施事者结构虽然不能明晰地构建极具权威的作者身份,却并没有完全忽略作者在语篇中的存在。作者的身份不是突显而是隐现在这些看似客观的语言表达中。这样的语言表达手段有助于作者以客观公正的态度表达对命题或读者的评价。从语用策略的角度看,作者使用这样的语言资源可以使评价行为客观化,避免因断言有误而承担的责任,从而使研究结论更显客观公正。   态度标记语是用来间接地表达作者对命题或读者的态度和评价的语言资源。本研究重点考察了模糊语和增强语两种态度标记语。从语言的元功能来看,模糊语和增强语体现人际意义,是作者对命题或读者的介入或疏离。就学术语篇中的作者身份而言,模糊语有助于构建一个谨慎、谦虚、对读者持尊重态度的作者形象;而增强语则通过对命题的确定突显作者作为学术社区中的有能力的研究者身份。从语用策略的角度来看,这些态度标记语有助于学术语篇的作者在塑造权威的内行人或学科社区的仆人时适时调整自己的身份。   综观对比研究所得的结果可以看出,文化传统、学科差异和语用策略是影响作者身份构建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单独或者共同作用于写作者在特定语篇社区中的身份构建。   本研究通过考察学术语篇中用以构建作者身份的语言资源,较为全面地揭示了学术语篇中的作者呈现方式以及对语篇发展的作用,为我们研究学术语篇提供了新的视角,有助于提高写作者的学术意识。对学术写作教学而言,本研究的比较分析为学术语篇的构建模式提供了参考。
其他文献
翻译是一项跨语言、文化和社会的交际活动,是依据不同编码对符号进行再解释的一个无止境的过程。毋庸置疑,译者在翻译活动中起很重要的作用,他们为传播人类文明、促进不同国家的
在19世纪美国文艺复兴时期,梭罗是极少受到关注的作家和思想家,但是随着20世纪文学生态学和环境伦理学的兴起,批评家们开始关注和解读《瓦尔登湖》所体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梭罗也
英语学习词典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是拥有丰富的例证。例证不仅能帮助词典用户理解词汇的含义,也为用户提供了重要的编码信息。单语学习词典主要用于满足用户的编码需求。   本
20世纪80年代,在翻译研究文化转向和西方女权运动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西方女性主义思潮和翻译研究相结合形成了一个新的课题:女性主义翻译。在理论上,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揭露原著和
斯坦贝克是美国文坛中的一位重量级作家,曾经一度与海明威和福克纳两位大家齐名,并于1962年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七位诺贝尔奖得主。《伊甸园之东》是其后期的代表作,小说出版后便荣